80歲的廖奶奶因食不下嚥且暴瘦就醫,檢查診斷為肝癌三期末,腫瘤大小約9公分,但奶奶年事已高,家屬擔心開刀或栓塞風險過高,過了9個月之後才再度就醫,發現腫瘤竟已達12公分,且頂到橫膈膜,後經「標靶真光刀」放療,兩周後原有的腹痛大幅緩解。
肝很耐操,不會痛,常讓人忽略它已經生病的事實,據統計,台灣B肝、C肝患者加起來超過300萬人,屬於肝癌的高風險族群,目前仍近40萬名C肝患者尚未接受治療,專家呼籲健保署,適度放寬給付條件,造福更多肝疾病人。
肝炎、肝癌等肝疾被稱為國病,每年新增1萬1000名肝癌患者,約8000人死於肝癌。一般認為,肝癌與肝炎、肝硬化有關,不過,林口長庚研究卻顯示,台灣大多數的肝癌患者均遭馬兜鈴酸污染,兩者有著密切的關聯。
衛福部統計處資料顯示,肝病年奪13,000條人命,高居全國主要死因第三位,約占所有死亡人數8%,但調查卻發現,國人對於肝炎認知嚴重不足,近三成肝炎患者並未持續追蹤回診。
B型肝炎為台灣的國病,民眾聞之色變。國內最新研究發現,肝癌患者即使接受了手術及抗病毒藥物,肝癌腫瘤大小跟存活機率呈現明顯負相關,也就是說,越大的肝癌,死亡機率就越高。
61歲吳女士有慢性B型肝炎病史,合併肝硬化,但她遲遲不願面對罹病的事實。直到腹痛、腹脹,這才就醫,過電腦斷層掃描及血管攝影等檢查發現多發性肝癌,屬於惡性,腫瘤超過3顆以上,後悔莫及。
肝是沒有聲音、沒有痛感的器官,儘管肝癌長年位居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第二名,但因早期沒有症狀,許多患者確診時均已至晚期,無法手術切除,只能選擇栓塞療法等方式,但患者必須自費管線耗材費用。
偶爾吃太多腹脹不打緊,但若長期吃一點就脹、甚至不吃也不餓,就應當心。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消化內科主任高銘海表示,門診曾收治一名60歲女性,因腹脹吃不下持續10多天而就醫,經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已累積大量腹水,且通過腸胃道內視鏡發現有胃部惡...
國內一篇針對DDT花茶的健康疑慮研究顯示,直接食用含DDT花辮之風險大於飲用DDT花茶,食用DDT花辮引發肝腫瘤的風險為成人最高,其次為老年人及孩童、青少年,不過沖泡方式不同,DDT濃度不同,風險也有差異。
有肝炎或肝炎帶原者要多加留意,一不小心就可能變成「肝癌三部曲」!一名50多歲婦人健檢發現有肝炎帶原,但因無不適症狀而沒有定期追蹤。幾年後,在近半年內婦人體重迅速下降,眼睛出現黃疸、膚色偏黃。在家人陪同下就醫發現已肝癌末期,無法開刀,錯失了最...
02-2581-1580
台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1段86號3樓
(04)2242-7000
台中市北屯區崇德路二段346巷25弄16號
李宏信醫師說明,大多數腦中風源於血管長...
牙周病治療是一種「控制」,讓口腔盡可能...
發現落髮或發生禿頭時,可透過自然生髮療...
一位30多歲女性選擇水波雷射治癒牙周病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