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陳郁茹/新北報導】新冠肺炎在國內進入社區流行化,近日接連破萬例的確診人數讓民眾相當憂心,對此,中醫師鄭愛蓮表示,民眾只要養成多曬太陽、多運動的好習慣,增加免疫力,平時避免靠近人多的地方,就不用擔心!
提升身體免疫力 有效防堵新冠病毒入侵
針對這波本土疫情延燒,鄭愛蓮以中醫角度解析,通常當人體的正氣不足時,病毒、細菌就容易入侵身體,進而導致發病,故民眾需要藉由增強免疫力來應對來勢洶洶的新冠病毒。
至於平常該如何增強免疫力呢?鄭愛蓮提到,可以多曬太陽,養成規律運動的好習慣,並選擇到空曠的地方避免群聚。而在飲食方面,建議少喝冰飲,或選擇常溫、溫飲代替、少吃寒性的瓜類水果,例如:西瓜、香瓜、哈密瓜等,日常料理時可以多放入一些大蒜、生薑、辣椒等溫熱性辛香料。
針對無症狀患者 中醫「防疫茶」提升防衛力
近日關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不難發現國內染疫患者多數為輕症及無症狀患者。鄭愛蓮指出,大部分民眾在今年皆已接種疫苗,即使不慎染疫,症狀也相對較輕微,甚至近乎沒有症狀。
針對無症狀患者的治療方式,鄭愛蓮透露,因為沒有症狀,故無法開立藥物給病人,但通常會提供「防疫茶」給患者,透過飲用防疫茶可以提升免疫力及身體防衛能力,7日後病患再次篩檢獲得陰性反應。
防疫茶強化人體首道防線 與西藥需間隔1小時
談起研製防疫茶原理,鄭愛蓮分享,傳統中醫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意指當人體正氣足夠時,就不用怕任何干擾。而《傷寒論》中又將正氣稱為「衛氣」,是人體的首道防線,因此以此理論製作防疫茶。
對於防疫茶是否有限制對象飲用,鄭愛蓮說,沒有限制,如身體健康的民眾想要增加免疫力,或是平常有定期服用西藥或慢性病藥物者,皆可以使用,但需注意的是西藥與中藥食用時間需間隔1小時。
最後,鄭愛蓮提醒,疫情期間民眾若想尋求中醫協助,可以先評估自身狀況,如有疑似染疫症狀、快篩陽性時,都可以先打電話到中醫診所詢問,診所會再安排患者與中醫師視訊看診或電話問診,透過視訊診斷確認病況,並評估是否開立處方藥物治療。
更多NOW健康報導
▸突發性耳聾幾乎發作於單耳 錯過黃金治療期恐喪失聽力
▸沒確診能服用清冠一號嗎? 中醫示警錯誤使用恐反效果
延伸閱讀
-
第3輪快篩實名制7月1日上路 民眾持健保卡購買1份5劑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281因近期家用抗原快篩需求,指揮中心在今(24)日宣布,第3輪快篩實名制將在7月1日啟動,延續第2輪做法,每個販售據點每天配送份數117份,以及取消單雙號的購買限制,隨時都可購買,有需求民眾可以多加利用。 -
本土+45678!死亡+152例 12歲男童在校昏迷送醫不治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251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24)日宣布,新增45,678例本土個案、372例中重症個案(中症243例、重症129例)、152例死亡個案。年輕死亡個案分別為12歲男童與19歲男子。 -
百歲人瑞染疫!無力又腹瀉 出院日特辦百歲慶生會祝賀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1266台中1名100歲的陳呂奶奶,6月中因全身無力、連續腹瀉約5至6次,家人緊急送至烏日林新醫院急診求治,由急診醫師安排PCR篩檢及抽血檢查,檢驗結果為陽性確診,屬於非典型症狀。 -
本土+48283!死亡+166 2名30多歲男子打滿3劑仍不治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251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23)日宣布,新增48,283例本土個案、415例中重症個案(中症241例、重症174例)、166例死亡個案。今日新增166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102例男性、64例女性,年齡介於3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150例具慢性病史、118例未接種3劑 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年5月5日至6月21日,死亡日期介於6月6日至6月20日。 -
本土+52213!死亡+171 腦炎重症4歲女童亡累計第6例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262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22)日宣布,新增52,213例本土個案、281例中重症個案(中症150例、重症131例)、171例死亡個案。今日新增171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117例男性、54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158例具慢性病史、111例未接種3劑 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年5月17日至6月19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26日至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