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傳媒】
觀看前台
使用者帳戶管理
修改密碼
登出
首頁
功能權限管理
網站設定專區
網頁基本設定
社群設定
關鍵字詞管理
選單新聞管理
選單標籤設定
寄件信箱管理
收件信箱管理
META管理
首頁功能專區
新聞輪播管理
分類新聞管理
熱門專題管理
影音新聞管理
右側功能專區
健康專題管理
活動設定
合作夥伴管理
新聞專區
焦點新聞管理
醫師管理
健康養生管理
醫美減重管理
兩性關係管理
醫藥衛生管理
癌症新知管理
RSS統一文末編修
專題專區
專題橫幅設定
主題管理
影音專區
特選影音設定
影音管理
活動專區
活動輪播管理
活動管理
熱門字詞管理
列表廣告管理
頁腳文章管理
關於我們編修
聯絡我們編修
隱私權政策編修
廣告刊登編修
著作權與轉載授權編修
合作夥伴編修
廣告刊登管理
合作夥伴管理
NOWnews串接
更多報導管理
健康新知管理
健康新知廣告管理
RSS串接文章管理
修改 RSS串接文章管理
首頁
《》分類管理
RSS串接文章管理
修改 RSS串接文章管理
修改 RSS串接文章管理
分類
最新消息
腸癌
肺癌
肝癌
乳癌
口腔癌
攝護腺癌
胃癌
其他癌症
卵巢.子宮
標靶治療
抗癌密碼
癌症治療
癌症百科
抗癌鬥士
常見疾病
中醫養生
罕見疾病
藥品安全
保健專欄
全民健保
動畫影輯
慢性疾病
醫院情報
生醫產業
美容整形
彩妝保養
名家開講
NOW人物
智慧醫療
醫藥話題
男人幫
女人幫
婦科診療室
更年障礙
嬰兒母親
不孕症
愛愛這檔事
愛滋病防治
護髮生髮植髮
體重管理
養生抗老
運動健身
精神健康
心靈成長
生技線上
玻尿酸知識+
話題懶人包
生活保健
視力矯正
口腔植牙
心臟血管
親子育兒
消費生活
老年照護
營養美食
名人健康
Podcast
寵物健康
好讀精選
健康新知
標題
瀏覽器標題
撰文者
瀏覽次數
上線日期
簡述
為響應「世界嬰兒、兒童與青少年精神健康日」,臺大醫院日前與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台灣精神醫學會共同舉辦「連結世界,守護兒少精神健康」記者會。臺大醫院高淑芬副院長指出,比對全國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和健保資料庫可發現,兒少精神疾病盛行率明顯高於曾就醫率,呼籲社會應提高對兒少身心健康的重視。全國流行病學調查揭盛行率 與健保資料庫數據差異大高淑芬副院長同時也是衛福部台灣精神疾病防治諮議委員會召集人,曾於2
內文
<p><img alt="" src="https://www.ttvc.com.tw/data/images/11402/dreamstime_s_52092387.jpg" /></p><p style="text-align:justify; margin-bottom:11px">為響應「世界嬰兒、兒童與青少年精神健康日」,臺大醫院日前與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台灣精神醫學會共同舉辦「連結世界,守護兒少精神健康」記者會。臺大醫院高淑芬副院長指出,比對全國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和健保資料庫可發現,兒少精神疾病盛行率明顯高於曾就醫率,呼籲社會應提高對兒少身心健康的重視。</p><h2><strong><span style="color:#e67e22;">全國流行病學調查揭盛行率 與健保資料庫數據差異大</span></strong></h2><p>高淑芬副院長同時也是衛福部台灣精神疾病防治諮議委員會召集人,曾於2015年到2017年受衛福部委託,進行台灣兒童精神疾病全國流行病學研究,對全國69所學校、近一萬名8至15歲學童和其父母、老師進行問卷調查和訪談,其中4,816名學童接受兒童精神科診斷會談。</p><p>研究結果發現,整體精神疾病的加權終生盛行率與六個月盛行率分別為31.6%與25%,另外兒少精神疾病的終生盛行率與六個月盛行率,依序為焦慮症(15.2%、12%)、睡眠障礙(12%、6.2%)、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10.1%、8.7%)、妥瑞氏症(2.6%、2.1%)、憂鬱症(2.8%、1.1%)、對立反抗症(2.6%、2%)、強迫症(1.4%、0.8%)和自閉症(1%、0.21%)。</p><p>高淑芬副院長表示,將全國流行病學調查結果與健保統計的曾就醫率進行比對,以焦慮疾病為例,盛行率為12%,曾就醫率卻僅0.03%;任一精神疾病盛行率達25%,曾就醫率則為2.8%。由此可見,如今精神疾病普遍存在於台灣兒少群體中,因此提高社會意識、加強早期診斷與干預的重要性日益提升。</p><h2><strong><span style="color:#e67e22;">兒少精神疾病危險因子有這些 醫:多管齊下接住高風險兒少</span></strong></h2><p>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林健禾理事長指出,內政部2023年統計資料顯示,全台18歲以下人口約400萬,為總人口的17%,但只有不到400位醫師專精於兒童精神疾病,醫療資源嚴重不足。學會近期也與媒體合作,調查了近百位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結果發現,疫後青少年焦慮症與憂鬱症病例大幅上升,6成醫師指出青少年自傷行為增多,相較之下僅有3成家長正視孩子心理問題,導致治療時機經常遭延誤。</p><p>高淑芬副院長指出,兒少精神疾病的危險因子包括:父母精神及婚姻狀況、家庭經濟困難、童年不良經驗、霸凌、性與性別少數身份、缺乏身體活動、課業壓力等。她也呼籲台灣除了合理的健保給付外,在教育、社會福利方面也應挹注資源,以完善精神健康照護制度,並推動校園心理教育和精神疾病去汙名化,為兒少打造友善的成長環境。此外,也應定期進行疾病監測、發展符合國情的治療模式,以及成立兒童精神醫學專屬研究機構,以落實對高風險族群的早期診斷和治療。</p><p>(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p><p> </p><p><span style="color:#d35400;"><strong>延伸閱讀:</strong></span><br /> <strong><span style="color:#d35400;">·</span><a href="https://www.ttvc.com.tw/a-39338.html" title="什麼是「戀童癖」?戀童癖可以治療嗎?心理師揭「6大潛在特徵」 常在負情緒、酒後犯罪"><span style="color:#d35400;">戀童癖可以治療嗎?心理師揭「6大潛在特徵」 常在負情緒、酒後犯罪</span></a><br /> <span style="color:#d35400;">·</span><a href="https://www.ttvc.com.tw/a-29643.html"><span style="color:#d35400;">身高恐影響性格!研究:身高矮小的人「3個黑暗特質」強烈 自戀又精神變態</span></a></strong></p>
關鍵字詞
是否顯示
顯示
隱藏
審核狀態
審核通過
待審核
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