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問題

癬友「體無完膚」嚴重恐釀關節炎 中醫從體質改善乾癬

1000
正和中醫黃慶雲醫師表示,乾癬在中醫稱為「銀屑病」,成因是表皮細胞過度增生,角質頻代謝,陸續出現數個小紅色疹塊。(圖/NOW健康製作;圖片來源/ingimage)

國人受乾癬所苦不在少數,從臉部一路擴展到全身皮膚,經常有紅疹與脫屑,可說是「體無完膚」。關於引發的原因,西醫多認為是遺傳性疾病,免疫系統發生異常而造成;中醫則認為是睡眠品質不好、飲食上不忌口、飲酒過量、情緒不穩所導致。在治療上除了西醫,也有不少患者選擇中醫調養。(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 2022-12-09 )


大片紅疹伴隨脫屑 嚴重恐引發乾癬性風濕、關節炎


正和中醫黃慶雲醫師表示,乾癬在西醫稱為「脂漏性皮膚炎」,中醫則稱為「銀屑病」,成因是表皮細胞過度增生,角質頻代謝,陸續出現數個小紅色疹塊。以中醫角度來看,乾癬可分成多種型態,首先乾癬會從「血熱」開始,血熱是皮膚發炎,發展會特別快,紅色的小疹塊將頻繁出現,甚至皮膚摸起來會有凸出感,同時也有皮屑。


部分患者會感到非常癢,且因為皮膚代謝不佳造成「內熱」,喉嚨會有異樣感或是口乾舌燥;嚴重時甚至出現「血燥」,多個皮疹結合成1大片顏色偏暗紅色的皮疹,皮膚變厚,硬撕還會流血;另1種是膿疱型,成因與前述症狀接近,只是皮膚會出現膿疱。最後是乾癬引起的風濕,可能帶來關節炎等症狀。


中醫治療首重「涼血清熱」 療程長短視個人體質不同


黃慶雲醫師說明,西醫治療多使用免疫製劑、類固醇或照光;至於中醫處方藥材則首重「涼血清熱」,以四物湯為基底,加上金銀花、山埤、柴胡、連翹、黃芹;血燥型則以紫草四物湯為基底,加入黃耆、丹蔘、金栗蘭。


其中丹蔘在表皮細胞有抑制作用,金栗蘭則具有抗菌、消炎、抗過敏與抑制黴菌的效果,重要性相當高。這些藥材能夠從體內調整體質,通五臟六腑、降低皮膚發炎,達到活血、涼血與促進血液循環的功效。


由於西醫多半著眼於病灶的治療,而中醫的優點是透過體內調整,促進活血與涼血,代謝恢復正常,抵抗力增加,免疫系統改變,療程長短則依照個人體質而定。黃慶雲醫師分享1位男病患,從胸部到腳都是疹子,經常有皮屑,臉部也有紅疹,反覆發作好幾年;服用中藥後,皮膚的癢熱症狀獲得改善,紅疹也大幅消失,現在僅需持續回診與服藥即可良好控制。


最後,黃慶雲醫師也提醒患者,治療時要注意日常保養,需要維持清潔,但不可使用肥皂與沐浴乳,用清水沖洗即可,並避免使用含化學成分的乳液,建議多擦蘆薈,絲瓜露;同時也要保持充足睡眠、避免飲酒與吃炸物,更重要的是保持「好心情」!同時,也鼓勵病患要對自己有信心,只要遵循醫囑、定時服藥,便能遠離乾癬,找回原有的自信。

分享此文:

我要發問

  • 稱呼:

  • Email:

  • 連絡電話:

  • 發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