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健新知

克服PRP劣勢 PLT成為復健科新寵兒

6704

歷經外力撞擊、運動傷害,或是隨著時間推移帶來的老化現象,都可能引發關節、韌帶或筋膜發炎受損,病患經常尋求復健科醫師協助治療這些疼痛不適,透過藥物、復健、徒手按摩、注射療法……等等不需要開刀的方式,大多都可以得到改善,特別是突破傳統PRP限制的新技術產物—PLT凍晶,能以刺激細胞再生、修復的方式,逐漸回復到傷害前的狀態。

當病患因為身體疼痛而尋求復健科醫師治療時,首先,醫師會先排除患者合併骨骼、內科和其他疾病的不適問題,找出真正的原因,接下來會確認患者的疼痛處發炎或韌帶斷裂的程度,依此決定治療方式,如果韌帶沒有完全斷裂,醫師判斷不需要手術治療,則通常會選擇增生療法做進一步的治療,常見的增生療法像是PRP、PLT、高濃度葡萄糖等,由於增生療法並無副作用,常用於輕中度組織受損治療,或是合併手術後期修復療程使用。

雖然高濃度葡萄糖、PRP、PLT都屬於增生療法的一員,不過3種使用方式和用途還是有差異,以高濃度葡萄糖來說,因為有方便、易取得且價位較低的特性,是患者常會選擇的療法之一,缺點是中後期的修復能力降低,對於自體修復能力低落的人來說,還是需要以PRP或PLT加強治療較能達到預期的療效。

PRP是傳統常見的血小板增生療法,血小板中含有多種生長因子,能促進細胞和組織修復及再生,使用PRP治療的優點是可立即抽血、做血液離心並馬上治療,促進患部的細胞增生、加速自體修復,對於需要緊急治療或一次性治療的患者而言較方便。

然而,PRP的缺點是血小板的濃度、血液離心的純度無法測量,仍會混雜一些血漿和白血球在內,有些患者在注射後可能會有些疼痛不適的狀況,加上PRP無法長久保存,只能抽血後立即使用,對於需要多次治療的患者而言,恐怕不是那麼舒服。

而PLT少了PRP的劣勢,讓患者多了進一步治療的選項。PLT的治療方法是先抽取患者的150~250c.c.全血後,保存至無菌實驗室進行血液離心,將血小板與其他物質、血漿分離,每次可製作約6到20瓶的PLT凍晶,每瓶可保存3年,且每瓶都附有大約10億個血小板的濃度檢驗報告書,相較於PRP,醫師更容易評估使用容量、部位分配和治療次數,讓復健科治療更精準化,高濃度的生長因子對於患部的修復效果也比PRP更佳。

以曾經接受足底筋膜炎治療的50歲周先生為例,往年他經常受足底筋膜炎所苦,曾多次使用類固醇治療,但始終沒有明顯改善,每次行走都必須忍受疼痛,直到第一次使用PLT後約1小時內,疼痛已有緩解,每次治療間隔2~3週,共4次療程結束後,周先生已能維持正常行走,不再疼痛難受。

PLT還能運用在治療韌帶病變、肌腱炎、五十肩、肌肉撕裂傷.....等等的復健科療程,它的自體修復且無副作用的治療成效,已被廣泛運用在各個醫療領域,未來可望有更多發展空間。
 

分享此文:

我要發問

  • 稱呼:

  • Email:

  • 連絡電話:

  • 發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