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衛生
-
長新冠竟引發巴金森氏症!6旬婦染疫後行動突變遲緩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67063歲莊太太半年前突然行動遲緩、反應變慢,懷疑是巴金森氏病,可是採取藥物治療效果不彰,她在朋友介紹下改到大醫院治療。醫師問診後得知,莊太太的症狀是感染COVID-19後才出現,判斷恐是「長新冠」,後續藉由藥物調整、生活習慣改變及靜脈營養療法等一系列治療,病況才獲得顯著改善。 -
一用力、大笑就溢尿 半數50歲女性受應力性尿失禁所苦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666根據衛福部國健署調查,國人女性50歲以上尿失禁的盛行率約為5分之1,65歲以上女性更高達3分之1,僅有不到20%的病人會尋求就醫治療。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張雲筑表示,尿失禁可分為應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滿溢性尿失禁、持續性尿失禁4種,其中50歲以上女性患者,半數飽受應力性尿失禁所困擾。 -
台大特殊兒少視覺復能中心 為小病友提供友善就醫環境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5744衛福部於民國108年與林口長庚醫院合作推動「特殊兒童眼科示範中心」試辦計畫,111年10月擴大辦理「特殊兒童及青少年視覺復能計畫」,醫院家數由1家擴大至5家,除了長庚之外,另有台大、彰基、中國附醫、部立台東醫院等4家作為視覺復能據點的醫院,提供多重障礙、發展遲緩、罕病、早產等孩童的視覺診斷。 -
天涼好哈啾!季節交替鼻過敏大爆發 日常緩解4大建議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967李宏信醫師解釋,鼻過敏的症狀在季節交替時可能會加重,是因為氣溫的變化容易對鼻腔組織產生刺激所影響,呼吸時,空氣由鼻孔進入,但並不會直接抵達肺部,而是會先經過鼻腔組織,包含很重要的「下鼻甲」來調適溫度及濕度,以便吸入到肺部。當氣溫下降時,下鼻甲及鼻黏膜受到冷空氣的刺激,鼻黏膜就會產生分泌物,而下鼻甲則會冷脹熱縮,過敏性鼻炎就是下鼻甲一直處於冷脹的狀態,進而造成鼻塞、頭脹痛及其他過敏症狀。 -
中國呼吸道疾病疫情大爆發 疾管署籲赴陸前應先打疫苗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977中國北方近期呼吸道疾病疫情大爆發,根據中國公布的資料,主要是由流感病毒、黴漿菌、新冠病毒等多重呼吸道病原體共同流行所致,疾管署羅一鈞呼籲,欲前往中國大陸的民眾,應於出發前接種新冠疫苗與流感疫苗,以降低感染疾病的風險。 -
Nebivolol成分高血壓藥傷肝? 食藥署修改仿單禁忌症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3001食藥署副署長陳惠芳表示,目前國內共核准3張含nebivolol成分藥品的許可證,健保年度用量達2912萬顆,同成份市占率100%,適應症為治療原發性高血壓,過往的藥品仿單禁忌部分,只標示「肝功能不全或受損者」,並未刊載嚴重分級標準。 -
肝病早期易忽略! 哪些族群及早做B、C肝篩檢?1次看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002肝病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一旦有症狀時,大都已至肝病的晚期,國內每年因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死亡人數超過萬人。目前國民健康署提供45至79歲民眾終身1次B、C型肝炎篩檢,截至112年7月曾接受過篩檢的人數已經超過533萬人。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表示,鼓勵符合條件民眾,為了自己也為了家人,善用政府提供的免費服務,一生至少接受1次B、C型肝炎篩檢。 -
腦中風釀肢體痙攣!復健採重複性經顱磁刺激 改善失能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150台灣每年新發生腦中風人數約為3萬,在醫療進步下雖然疾病致死率下降,但中風後衍生肢體痙攣,導致患者失能連帶也增加照護者負擔。針對中風復健治療,傳統物理、藥物治療,還有局部肉毒桿菌注射,對患者病情改善有限,目前重複性經顱磁刺激術也投入中風患者復健治療項目之一,將有助於改善肢體痙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