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新知
-
深度睡眠對老年人的大腦有益 研究:可降低失智症風險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202缺乏充分的睡眠不僅會使人感到疲倦不安,還可能引發多種慢性健康問題,包括糖尿病、心臟病和憂鬱症。根據國外1項研究指出,缺乏深層睡眠的老年人,更容易罹患失智症。深層睡眠是身體修復和恢復功能所必需的1個階段,根據發表在《Jama Network》的最新研究,對於60歲以上的人來說,每年減少1%的深層睡眠,可能會增加27%罹患失智症的風險。 -
台灣近4成民眾因麻醉拒手術! 醫師提3大關鍵降低擔憂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481根據2010年台灣麻醉學雜誌發表的論文報告指出,台灣麻醉相關死亡率高達10萬分之12,是美國和日本的12倍。不過,隨麻醉技術、藥物、儀器的進步,麻醉醫療安全性也持續提升,但仍有許多民眾對麻醉是一知半解甚至感到恐懼。為解除民眾對麻醉的恐懼,台灣進行首次「台灣麻醉警世大調查」並針對民眾迷思進行說明。 -
遭抗藥性細菌感染重症風險增 疾管署為此制定嚴格規範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1601名40歲癌友在化療期間不幸感染了抗藥性細菌,右臉頰膿瘍、敗血性休克,必須倚賴呼吸器,歷經18天治療、3次換藥,這才消除了感染細菌,但搶救期間因為無法及時接受癌症治療,結果病情加重,最後仍不幸病逝。 -
國衛院最新發現! 氣喘與異位性皮膚炎的致病關鍵是它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579國衛院免疫醫學研究中心譚澤華特聘研究員與莊懷佳副研究員團隊,歷時10年的研究發現,去磷酸酶DUSP8過量表現的 T淋巴細胞,會促使細胞大量產生發炎性細胞激素IL-9,因而誘發氣喘或異位性皮膚炎。此項研究已在今(2023)年11月發表於全球知名醫學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JCI)》。 -
間歇性斷食正流行!控制在這段時間內進食 減輕飢餓感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100間歇性斷食是1種廣泛流行的飲食模式,許多人都會採用此種方法,作為減重和其他健康的效益之用。最近1項由倫敦國王學院的研究人員進行的大規模實驗,他們將研究聚焦於間歇性斷食這種飲食方式,結果研究人員發現,將進食時間限制在1天中的10小時之內,不僅可以減輕飢餓感,還能轉換心情和提振精神,這項實驗結果於貝爾格勒舉行的歐洲營養學大會(European Nutrition Conference)上發表。 -
有效揪出腦中風!解析電腦斷層優點 戴這物恐影響判讀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745食藥署說明,電腦斷層掃描儀的原理,是利用X光穿透身體不同組織密度所產生的訊號差異,再用電腦計算、重組出身體切面影像。電腦斷層的優點是檢查速度快、影像清晰、解析度高、解剖位置容易分辨,特別是針對組織密度差異大的區域,影像呈現的效果較佳,也適用多種身體檢查,如腦部創傷出血及腦中風,故常用於急診診斷。 -
血糖高低竟與憂鬱症風險有關! 國外研究找到關鍵因素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724根據2023年6月發布於《全球轉型》(Global Transitions)期刊的研究指出,大腦灰質體積的減少可能在血糖與憂鬱症之間的關係起了中介作用,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尤其是針對年長者,可以對大腦健康產生正面影響, 並可能降低憂鬱症的罹患風險。 -
跑步可望改善憂鬱症狀? 研究:效果與抗憂鬱藥物一致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515此項研究發現,透過運動來治療心理疾病的結果和吃藥差不多,但跑步治療在體重、腰圍和心血管功能等方面,還稍微優於抗憂鬱藥物,這個研究找來141名患有憂鬱或焦慮症狀的患者,他們可以選擇接受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SSRI)的抗憂鬱藥物,或者進行集體跑步治療,時間一共是16週,研究結果已發表於《情感障礙期刊》(Affective Disor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