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子宮
-
撞球名將珍娜李驚傳罹卵巢癌 荷爾蒙過度刺激是禍首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1879國逆婦癌權威、台灣婦癌醫學會理事、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副院長賴鴻政表示,治療卵巢癌的藥物愈來愈多,化療、標靶及免疫療法,切勿輕言放棄。 -
夫妻「嘿咻」陰道不正常出血 原來太太罹患子宮頸癌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1531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婦女醫學中心副院長洪耀欽表示,患者經骨盆腔檢查,確定為子宮頸癌第1期下,腫瘤大小約5公分,經討論,患者選擇先接受「新輔助化學治療」(手術前化學治療)3次後,再接受手術治療,包括根除性子宮全切除、兩側卵巢輸卵管切除、兩側骨盆腔淋巴腺摘除,和恥骨上膀胱造廔手術等。 -
嚴重便秘竟是癌細胞擴及大腸 近5成卵巢癌確診已晚期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2932癌症登記報告顯示,民國106年卵巢癌確診人數為1,396人,發生率是女性癌症第7名,近5成患者確診時已至晚期,主要原因在於初期症狀多為腹脹、腹瀉、便秘,容易被忽略,以及缺乏有效的篩檢工具。 -
打疫苗可減少7成子宮頸癌發生率 有性行為仍然有效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2396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曾志仁表示,女性子宮頸癌發生,與人類乳突病毒(HPV)有關,大多數是性行為時男性帶入女性子宮頸,雖然感染多數會痊癒,但少部分感染者病毒會潛藏子宮頸,慢性破壞導致癌症出現,現在預防子宮頸癌最好方式就是打疫苗,讓身體產生病毒抗體,當病毒入侵就能馬上對抗。 -
卵巢癌出現年輕化趨勢 這些高危險族群應提高警覺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3020巧克力囊腫雖為良性疾病,但同時也是具有潛在惡性風險的腫瘤疾病,加上增長速度快,廖小姐決定接受手術治療,經病理檢驗後竟確認罹患卵巢癌,所幸發現得很早,並無擴散現象及侵犯到鄰近的器官組織。 -
孕婦產檢時發現卵巢癌 為免憾事發生醫師建議這樣做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1807只可惜,初期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症狀不明顯,僅為不正常出血或分泌物,許多女性朋友對這些警訊不以為意,往往錯過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黃金時機。至於卵巢癌的初期症狀更是不明顯,許多患者係因腹部感到疼痛或積水,檢查出來得知原來是卵巢有腫瘤。部分病例則是懷孕後才發現罹患卵巢癌。 -
女性無性行為不需做抹片? 醫:定期篩檢有其必要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5431研究證實,大多數子宮頸癌患者係因持續感染人類乳突病毒,早期大多沒有症狀。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曾志仁提醒,就算已經停經,以及很少或很久未有性行為的女性,均應接受抹片篩檢,別輕忽子宮頸癌的威脅。 -
軟式子宮鏡問世 可無痛檢查免麻醉風險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1882陳怡伶醫師說明,子宮鏡是婦科最直觀的檢查方式,可分為硬式、軟式,由帶有光源及攝影功能的細長儀器,連接上電視顯像系統,儀器經由陰道、子宮頸深入子宮腔內,讓醫師得以清晰觀察內部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