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人物
-
華人學界第1位! 威爾許化學獎得主翁啟惠暢談醣科學
醫藥衛生 / NOW人物1617多次邀請翁啟惠發表專文,且專訪他對科研、生技產業與政策的洞見的《科學人》雜誌,特別於10月號雜誌中,由總編輯李家維教授視訊連線專訪翁啟惠,請他暢談得獎心情並展望台灣科技新紀元:從他的醣分子研究,到疫苗研發與台美兩地科研、產學制度的差異,以及浩鼎案對於他科學研究的影響。 -
法藍瓷邁入20周年 創辦人陳立恆轉攻生技從「瓷」出發
醫藥衛生 / NOW人物4842法藍瓷生技將以領先歐美的創新研發,運用法藍瓷的時尚美學,整合品牌、品質、品味,讓台灣品牌持續揚名國際、造福人群。 -
國內兒童免疫風濕權威黃璟隆 用專業串起保護網護孩童
醫藥衛生 / NOW人物2392坐落在土城交流道附近、充滿綠蔭的山坡上,去年7月開始營運的新北市立土城醫院,是由長庚醫療體系、國內兒童免疫風濕權威黃璟隆醫師率團隊經營;擅長整合跨領域資源的他,將以豐富的醫療與行政管理經驗,帶給土城、樹林、三峽及鶯歌地區民眾,醫學中心等級的醫療照護服務。 -
中研院廖俊智院長創新生質能源研究 榮獲以色列總理獎
醫藥衛生 / NOW人物2127以色列政府2月19日宣布廖俊智院長獲得2020年以色列總理獎(The 2020 Samson-Prime Minister's Prize for Innovation in Alternative Energy and Smart Mobility for Transportation),肯定他在創新生質能源研究上的成就,有效結合基礎與應用層次,在生質能源領域獨步全球。 -
張金堅教授鑑古知今 從SARS到COVID-19
醫藥衛生 / NOW人物2156台灣在2003年3月中旬,出現第一個SARS病例,一位在大陸經商的台胞返台後發生發燒、肌肉酸痛及頭痛等類似流行感冒症狀,後來相繼發生肺炎及呼吸衰竭,他的太太及兒子也陸續得病。同年4月中旬,香港淘大花園的一位居民來台探親,掀起台灣社區感染的浪潮,也將台灣幾所醫院的感染管制成破口。兩個月內出現將近700名的病例,並造成84人死亡,其中包括6位醫護人員。 -
首位女性衛生署長張博雅 細數醫療政策改革那些年
醫藥衛生 / NOW人物2179曾和張博雅共事、時任衛生署主秘、現為寶佳公益慈善基金會賴進祥董事長表示,本書有26位張博雅擔任衛生署署長時期的同僚撰寫專文,他們各自在衛生署不同處室擔任要角,在張署長的帶領下,攜手推動許多法案和政策。書中詳細記載了許多衛生政策訂定過程的波折與艱辛,以及不為人知的信念與堅持。包括現在台灣人最感到驕傲的全民健康保險,張博雅如何接手健保2期的規劃執行,實施過程中用人、與各部會、團體的溝通和祕辛,也可以讓讀者瞭解張博雅如何運用智慧,領導團隊,從軟土種大樹,把爛牌打到胡。 -
臺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 卸下白袍實踐公衛理想
醫藥衛生 / NOW人物2852陳秀熙談起當初選擇脫下白袍,轉戰公共衛生社區服務的心情,有感而發地說:「這個社會仍需要加入一點異質性,要有不同跨領域的人才培育,才可維持台灣於健康醫療領域上保有的頂尖地位。」為讓健康醫療更多元,必須要有醫療背景的專業人士,逐漸引入其他理工文社範疇,而陳秀熙,就是在時代變化下,最早受到衝擊的一群。 -
台灣囝仔世界發光! 李柏錦當選世界醫學生聯盟會長
醫藥衛生 / NOW人物3042李柏錦在台灣時間3月6日就藉由臉書,向師長與親朋好友分享榮譽和喜悅,謝謝每位支持與幫助過他的人,特別是陳建仁副總統的「大仁哥推薦信」。李柏錦熱心參與世界醫學生聯盟相關事務,2019年擔任台灣醫學生聯合會第31屆會長,也以世界醫學生聯盟亞太地區執行長的身分出席世界醫學生聯盟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