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
-
達叔肝癌病逝得年70歲 肝腫瘤早期手術切除可降低復發
癌症新知 / 肝癌1281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肝癌是全球第5常見的癌症,好發於50至70歲男性,男女患病比約3比1,感染原因以B、C肝炎病毒感染,酒精性肝炎及脂肪肝為主。 -
肝癌切除不再面臨超大傷口 腹腔鏡手術應用逐年增加
癌症新知 / 肝癌1380台大分院新竹醫院肝膽腸胃外科黃俊傑醫師表示,肝癌為目前國內10大癌症死因第2位,每年有7千多人死於肝癌。引起肝癌的主要原因包括B型肝炎、C型肝炎、肝硬化及其它慢性肝炎等,雖然在全面施打新生兒B型肝炎疫苗及C型肝炎直接抗病毒藥物問世後,B、C型肝炎的患者有逐漸減少的趨勢,但是B型肝炎帶原者或肝硬化的患者仍舊是肝癌的高危險群,而其它肝臟疾病,包括: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及肝癌家族史也是肝癌發生的危險因子。 -
南台灣肝癌發生率全國居冠 研究發現與C肝盛行有關
癌症新知 / 肝癌1543根據衛生福利部資料統計,肝癌是國人第2大癌症死因,僅次於肺癌,108年造成7,881人死亡,平均每小時就有1人被肝癌奪走寶貴的生命。義大癌治療醫院關懷南台灣民眾的健康,呼籲肝癌病友積極就醫,即使是晚期仍應擁抱希望。 -
圖解巴塞隆納肝癌分期 徹底了解肝癌治療策略
癌症新知 / 肝癌1469黃怡翔主任說明,肝癌初期通常沒有症狀,需要利用腹部超音波、電腦斷層檢查等影像工具才能夠發現。腹部超音波是不具放射線的非侵入性檢查,不會疼痛、便利性高,能揪出小於1公分的腫瘤,是偵測肝癌的利器,建議高風險族群要定期追蹤,才有機會及早發現肝癌。 -
體重驟減面色枯黃! 肝癌每小時殺1人7成患者有B肝
癌症新知 / 肝癌151766歲洪先生為B肝帶原者,年輕時並未積極治療,6年前身體異常疲憊、體重在3個月內減輕10公斤,臉色枯黃,就醫檢查,確診為肝癌,手術摘除14公分、手球大的肝腫瘤。 -
別讓肝炎惡化成肝癌 確診時間點與存活率大有關聯
癌症新知 / 肝癌1668依據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每年約13,000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慢性肝病及肝硬化位居國人主要死因的第10位,肝癌則為全國主要癌症死因的第2位。 造成國人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的肇因主要為B型肝炎及C型肝炎。據調查,死於肝癌的病患中,約有70%的人為B型肝炎帶原者,而20%為慢性C型肝炎感染者。感染後每5人有1人會發展成肝硬化,肝硬化後每20人有1人會併發肝癌。 -
中年B肝男腹脹難耐就醫確診肝癌 貪杯終釀「肝悲」
癌症新知 / 肝癌2453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張家熙表示,張先生身高約168公分,體重達102公斤,經檢測發現,他血液中B型肝炎病毒量數值超標,高達1億7千萬以上(>170000000 IU/ml),血脂肪與血糖也略高,腹部超音波顯示肝脾腫大,並有重度脂肪肝及肝實質化病變(纖維化),且在病毒、酒精、代謝症候群共同催化之下,惡化成肝纖維化及肝癌,故首要之急是申請強效抗病毒藥物,穩定肝功能後再接受後續癌症治療。 -
晚期肝癌治療現曙光 新標靶藥物擺脫副作用
癌症新知 / 肝癌12341台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主任醫師趙毅表示,在台灣肝癌防治的推廣下及肝膽腸胃科的長期追蹤及檢查的普及率提升,使早期肝癌發現比率提升,然而趙毅也說明,對於晚期肝癌患者而言,過去10年來,晚期肝癌的第一線標靶藥物選擇只有1個,即便病人面對疾病控制不佳、或是治療出現嚴重不適的副作用,也沒有其它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