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話題
- 
                                
                                      經典老藥退出台灣! 健保署:有學名藥替代不影響用藥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6299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長黃郁文表示,「阿斯匹靈」為全球上市逾120年的藥品,經統計,113年拜耳公司「阿斯匹靈」在台市占率僅為3.5%,目前僅4家醫學中心使用,而健保給付同成分學名藥共有33項,如果退出台灣,不致影響國人用藥權益。
- 
                                
                                      招募 50萬人 台灣精準醫療計畫成果登《Nature》期刊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249由中央研究院領銜的「台灣精準醫療計畫(TPMI)」建構出全球規模最大的漢人精準醫療研究族群,並結合基因資料及臨床資料,發展出多種疾病的風險評估方法,為全球十多億漢人族群健康照護提供了關鍵基礎。中研院廖俊智院長表示,過去全球精準醫療的基礎資料多來自歐美族群。TPMI建立台灣的疾病研究大族群及數據,讓世界了 解漢人族群的基因特色與疾病的關聯。這不只是科研突破,更是公共健康的里程碑。
- 
                                
                                      台灣12位女醫師前進埃及參與國際大會 為女性健康發聲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5501台灣女醫師協會(Taiwan Medical Women’s Association, TMWA)於今(2025)年10月率領12位女醫師代表團,前往埃及開羅參加第33屆世界女醫師國際大會(The 33rd Medical Women’s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Triennial Congress, MWIA 2025)。本次大會匯聚全球女性醫師,共同交流性別平權、醫療創新與公共衛生議題。
- 
                                
                                      假日急症中心UCC處理輕急症病人 最快11月六都上路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9355為解決醫學中心急診壅塞,衛福部擬仿照日本開設「假日急症中心(UCC)」專門處理輕症病人,最快11月於六都上路。健保署共擬會議決議支援醫事人員津貼,醫師白班1萬5000元、夜班2萬元,藥師、護理、放射師薪資則為原本兩倍,白班4000元、夜班6000元。
- 
                                
                                      「鏟子超人」助花蓮災後重建 落實防疫3保避免傳染病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8864樺加沙颱風重創花蓮光復鄉,吸引來自全台各地的「鏟子超人」主動前往災區投入家園重建。疾管署提醒,強風暴雨造成的嚴重積淹水,容易滋生傳染病。因此,籲請當地民眾及所有投入重建的志工,務必落實「裝備保護、飲食保護、清潔保護」3大防疫原則,才能避免傳染病威脅,確保自身安全。
- 
                                
                                      川普關稅新政策瞄準原廠藥! 75項進口專利藥藥價恐漲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9104美國總統川普9月25日宣布,10月1日起對所有進口的品牌藥和專利藥課徵100%關稅,只有在美國設廠或已開工建設的藥廠始能獲得豁免。對此,衛福部長石崇良表示,根據初步掌握情況,約有75項仍在專利期的進口藥品屬於不可替代必要藥品,可能受到較大影響,已密切注意藥價變化。
- 
                                
                                      流感高峰提早! 石崇良:公費克流感藥物使用標準放寬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9360社團法人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全癌連)今(25)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一館,假台北照顧博覽會的「癌症主題館」舉辦《我的十年再十年》癌症照護展。長期支持癌症病人的衛福部部長石崇良與國健署署長沈靜芬連袂出席致賀,高度肯定全癌連在過去10年所扮演的關鍵角色。
- 
                                
                                      醫養合一難落實!護理師公會提3大訴求 解決人力流失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8774強調「醫養合一」的長照3.0即將於明年上路,長照結合醫療服務,護理師公會全聯會今天表示,居家護理人員「護理衛教」訪視費,僅約長照2.0專業訪視費的3分之2,導致基層人力快速流失,衛福部應合理調整居家護理訪視費,以留住社區與基層護理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