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健康
-
上班族壓力大憋出病 從日劇《半澤直樹》找到正能量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1806如果時常有不想起床上班、工作效率變低、忘東忘西等症狀,你很可能過勞了!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臨床心理科主任吳孟璋指出,過勞是1種身心耗弱狀態,長期處在高度壓力下的反應所表現出來的跡象,在生理方面可能容易疲倦、腸胃不適、頸肩背肌肉緊繃痠痛、常生病的狀況;心理上則容易有焦慮、生氣、情緒低落、過度敏感、缺乏耐心、失眠、暴飲暴食等反應。 -
每5個人就有1人會失眠! 4常見原因你是哪一種?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1702萬芳醫院睡眠中心主任黃志善醫師表示,引起睡眠障礙的原因很多,包括精神疾病,如焦慮、憂鬱引起失眠;睡眠呼吸中止症引起打呼和日間嗜睡症狀;神經方面問題,如不寧腿症候群,病患常感到下肢有痠、麻、癢、痛等不適感,想要移動下肢來緩解症狀,特別是晚上睡前最為嚴重,影響入睡;另外,中老年人常見的腦部退化,引起快速動眼期睡眠行為障礙,使得患者在作夢時,產生不自主動作,如拳打腳踢,大聲吼叫等。 -
思覺失調規律服藥回歸社會不脫序 恐懼反造成對立傷害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17211名21歲女性思覺失調症患者,剛上大學就出現脫序行為,曾在街上裸奔,總是感覺有路人要傷害他,家人陪伴就醫確診思覺失調症,然而個案沒有遵照指示規律服藥,導致病情反覆無法繼續求學,好不容易接受醫師建議,使用新型藥物治療,終於大幅減少幻聽與妄想症狀,積極參與醫院附件與功能訓練活動。 -
孩子老是晚睡或睡不好? 這樣做幫助建立良好睡眠習慣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1627兒童心智科吳佑佑表示,上述研究顯示青少年的睡眠與心理健康的關聯性,但究竟是睡不好造成憂鬱或焦慮症狀,還是因為憂鬱、焦慮而導致睡眠狀況變差,這兩者的因果關係並無法證實,醫師提醒,睡眠狀況是憂鬱或焦慮症診斷的指標之一,但並非造成憂鬱或焦慮的原因。 -
低潮來襲時該如何調適? 試著透過心情筆記找回正能量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1657醫師評估她長時間處於憂鬱、緊張的情緒中,長期下來將不堪負荷,若不調適恐有心理疾病的風險,遂轉介給臨床心理師。臨床心理師潘奕瑄教導李太太覺察情緒與放鬆的技巧,並陪伴她嘗試用不同方式與家人溝通,2個月後,李太太漸漸學會調適壓力的方法,也找到生活與心靈的平衡。 -
多做有氧或伸展運動 對年輕憂鬱症患者可能比吃藥有效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1886團隊研究了66位患有重度憂鬱症的年輕人,測試有氧運動對憂鬱症的影響。根據數據顯示,參與者在8周內進行每周3次45分鐘的跑步機和飛輪有氧運動,結果發現他們的憂鬱症狀平均減少55%;而每周進行3次伸展運動的組別,憂鬱症狀也減輕了31%。 -
妙齡女遭主管伸鹹豬手 職場罷凌應勇敢站出說「不」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1744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醫師孔繁錦表示,上述2名個案都是職場霸凌常見問題,霸凌是指加害者憑藉暴力、權力、優勢,在特定場域所持續性侵犯、欺壓、剝奪、貶低、排擠等,讓受害者遭到傷害、威脅、羞辱、挫折、孤立,產生身心症狀。 -
悶悶不樂、易怒不只是心理因素 原來是肚子餓害的!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1845該研究由貴湖大學學者進行,研究者藉由引發老鼠的低血糖,來檢驗葡萄糖驟降對情緒與行為的影響。研究者將葡萄糖代謝阻斷劑與水分,分別注射在受試的老鼠們身上,並依注射的成分將老鼠放置於2個特定的空間。在老鼠們都體驗過2種注射物的效果後,再讓牠們從先前2個空間中自由選擇進入,發現老鼠們會自動避開經歷過低血糖症狀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