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長照做好準備 輔具加持安全又省力

1799
【NOW健康 黃于庭/綜合報導】
《失能安全照護全書》新書發表會
▲亞洲物理治療聯盟理事長簡文仁、中華安全行動照護協會創會理事長郭外天、新北市立八里愛心教養院照顧服務員鄭惠真等人分享零抬舉照護政策對於照護者的重要性。
fiogf49gjkf0d

根據經建會推估統計,2018年台灣老年人口比率將提高到14%,邁入高齡社會,其衍生的長期照護問題也廣受重視,不過照護者的職業傷害卻鮮少有人過問。若要全面改善長照的實際狀況,第一線的照護工作者同樣需要被關心,目前世界各國開始推廣零抬舉照護政策,不僅更節省人力,還能避免受傷。

台灣老人平均臥床7.3年,接受醫療照護系統24小時照顧的時間平均高達15年,而歐美國家卻只有3年,少子化的因素更加重了青壯年的負擔,推估至2061年將降為每1.2名青壯年負擔1位老人。不僅如此,失能人口還包括了非高齡者,2015年全台失能人口數約75.4萬人,其中48.73萬人是65歲以上老人。

有研究指出,護理人員是肌肉骨骼不適(MSDs)盛行率最高的職業之一,且肌肉骨骼傷害是護理人員最常發生的職業傷害,通常是因重複性動作、負荷過重和長期姿勢不良的長期累積所致。國內護理人員的MSDs盛行率約60至90%,且工作年資越長,頸部、左肩、下背及右手腕發生MSDs的危險性越高。

目前在歐盟、美國、英國等先進國家已立法通過的零抬舉照護政策(No-Lift Policy)近來開始受到推廣,是一套符合人體工學的照護方法,避免因徒手抬舉、搬運或移動被照護者造成受傷的風險,包含3大出力原則:(一)避免垂直出力;(二)鼓勵患者出力;(三)善用輔具出力。

以新北市立八里愛心教養院、長期從事照護工作的照顧服務員鄭惠真為例,她提到,雖然機構內有推行輔具,但因不習慣使用,反而增加工作時間,因此不常使用。某次車禍痊癒後,只要稍微使力就會感到不適,直到認真研究並練習曾學習過的轉位法,發現不須運用太多力氣,即能將坐在輪椅上的院生轉移到床上,熟練後轉移為輔具就成了不可缺少的工具。

亞洲物理治療聯盟理事長簡文仁表示,治療師能做的就是教這些照護者正確的移位技巧,讓他們安全有效地做好照護工作,並以「輔具、專業、環境」為3要點,善用科技輔具能有效率替代人力,展現專業層面,搭配良好的照護環境,就能得到安全照護。

中華安全行動照護協會創會理事長郭外天說明,像鄭惠真的類似案例相當多,他在著書《失能安全照護全書》中提倡居家長照應善用輔具、省力不受傷的零抬舉照護政策,建議照護者不使用蠻力搬運或移位失能者,如此能避免長期累積的傷害。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