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榮幹細胞技術突破 視網膜可望再生重見光明

2211
【NOW健康 黃于庭/台北報導】
幹細胞技術
▲北榮、交大、陽明以及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SD)等研究團隊攜手合作幹細胞技術,只需患者10c.c.血液,就有機會讓視網膜再生。(圖/ingimage)

許多上了年紀的人視力不佳,如果確診為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嚴重時還可能失明。北榮、交大、陽明以及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SD)等研究團隊攜手合作幹細胞技術,只需患者10c.c.血液,就有機會讓視網膜再生。

台北榮總醫研部基礎研究科主任邱士華指出,台灣地區65歲以上人口約1成至1成5罹患老年性黃斑部病變,近10萬人因此失明,原因為視網膜及感光細胞產生不可逆的退化。

目前治療老年性黃斑部病變,以眼內注射抗血管新生藥物為主,平均每1至3個月就需注射一次,效果而人而異,且對於患者產生壓力,及經濟上沈重的負擔。

令人遺憾的是,視網膜損壞及感光細胞萎縮,目前仍無有效治療方式,為此,歐美各國均積極投入幹細胞研究,希望能夠讓視網膜再生,讓患者重見光明。。

在科技部支持下,北榮等研究團隊共同合作,發展出以自體細胞重新編程為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iPS),過程中只需病患10c.c.血液,即可讓自體細胞回春至胚胎時期狀態,打造出個人iPS專屬幹細胞。

研究人員成功將iPS分化為「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與「視網膜神經節細胞」,讓「視網膜細胞自體再生」成為可能,重建視網膜嚴重患者受損視力。

邱士華表示,目前正與UCSD團隊合作研發具有感光功能「3D立體類視網膜組織(retinal organoids)」,已可在實驗室培養出接近人體視網膜組織,且對光照產生「初步感光功能」,即將進入動物實驗。

在神經傳導方面,研究團隊結合了交大「3D列印組織工程技術」,成功將iPS分化生成視網膜神經節細胞,形成了2公分的神經軸突,視神經結構擁有神經傳導功能,在視網膜再生醫學領域邁出一大步。
 

北榮、交大、陽明以及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等跨國研究團隊合影。(圖/公關照片)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