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搶救急重症 北醫加護病房有電腦管家

5155
【NOW健康 黃于庭/台北報導】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Ted ICU成果發表會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發表「智能重症照護系統-Ted ICU」成果,透過人工智慧整合病患所有資訊,電腦全天候監測病患狀況。(圖/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提供)

紅色警戒!在加護病房中,救人如救火,醫護人員與時間賽跑,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發表「智能重症照護系統-Ted ICU」成果,整合病患所有資訊,顯示在儀表板,透過人工智慧,發揮預警功能,以顏色標註病患緊急程度,有如加護病房的全能管家,及電影《鋼鐵人》中的尖端AI管家「賈維斯」。

北醫附醫院長陳瑞杰指出,加護病房病患病況瞬息萬變,醫師必須在最短時間內獲得病患資訊,給予正確的診斷與處置,傳統作法是由護理師抄寫血壓、脈搏、血氧飽和度等資料,再整合電腦系統,整理好之後交給醫師,時間會較久。

為了提升工作效率與照護品質,北醫加護病房自106年3月全面導入「Ted ICU」,病患所有資料均能自動上傳與拋轉、整合、計算及醫療記錄整合,電腦全天候監測病患狀況,節省許多人力與時間。

實施迄今,北醫整理臨床成效,統計發現,因為病人所有生理資訊於儀表板,一目了然,醫護人員每個月可以節省近800小時抄寫時間,即時掌握病況,每位病患平均處置時間減少30%。

北醫護理部督導王佩麟表示,傳統加護病房護理師一天必須花6.48分鐘撰寫一名重症病人的例行性測量記錄,呼吸治療師及醫師則需15分鐘。「Ted ICU」上線後,平均每位病人可節省醫療團隊36.48分鐘的轉謄抄寫時間,一個月節省近800小時。

北醫第一加護病房主任趙君傑說明,病患進入加護病房後,「Ted ICU」即時將生理監視器、呼吸器、血糖機等設備資料自動拋轉至資料庫,電腦整合所有資訊,在儀表板上顯示出來,並以紅(嚴重)、黃(注意)、綠(穩定)等顏色來標註病患緊急程度。

如此一來,醫護人員不用抄寫繁複的紙本病歷,接手的醫護團隊能更快掌握病患狀況,達到重症「監測零時差」,整體來說,從病患發生病情變化至醫師開立醫囑,每位病患平均處置時間從8.6分鐘降至5.9分鐘。北醫副院長黃聰仁表示,重症急救有黃金3分鐘,縮短搶救時間,就能降低患者死亡率。

除了自動監測、整合資訊,「Ted ICU」還具有預警效果,目前以譫妄症與敗血症為主,例如,腦部血流不佳的病患,容易大腦功能異常,出現情緒不穩、幻想等症狀,透過這套系統,可迅速評估,發出預警,找出譫妄症高風險病患,立即處理。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