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現況

732
【文/仁愛綜合醫院大里與台中院區風濕免疫科 霍安平】

認識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現況 
什麼是類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個慢性,具骨頭侵蝕性的嚴重關節炎,一般民眾以為只要是關節酸痛就叫關節炎,事實上,要能稱作關節炎,一定要看到關節區有紅、腫、熱的客觀現象,尤其是腫和熱,否則只能稱作主觀的關節痛。因此,當你的關節疼痛時,若沒有發現關節有腫脹發熱的現象,千萬別說自己可能得了類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臨床症狀,一定要有關節炎的表現,通常好發於45到55歲的年齡層,以女性居多,男女比約為1:4~5,當疾病剛開始的時候,通常的表現為兩側雙手早晨起床時有僵硬的現象,常常僵硬到無法擰毛巾、拿筷子,且不管泡熱水或是甩手,這個症狀通常會持續超過一個小時以上。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生通常是對稱性的,且同時會超過三個關節以上發炎,關節的侵犯以雙手的近端指間關節、掌指關節、腕關節、肘關節,及雙腳的掌趾關節、踝關節,及膝關節為主,而且上述的症狀通常會超過六個星期以上。

如何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

  目前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依照1987年修訂過的美國風濕病學會的診斷準則判定:一、關節晨僵大於一個小時以上。二、十四個關節區中(前面已有描述),至少要有三個關節區有發炎。三、一定要有手部的侵犯。四、對稱性的關節炎。五、類風濕性因子呈陽性反應。六、有類風濕性結節。七、X光片呈現關節週邊骨質疏鬆或骨頭有邊緣侵蝕的表現。上述第一至第四點須超過六個禮拜,而這七點中只要有四點符合,就可以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

如何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個慢性的發炎疾病,目前仍無法以藥物根治,必須長期服藥控制。由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黃金時期是從發病開始的兩年之內,在這段時間內,若沒有規則服用藥物將疾病控制住,就會發生骨骼被侵蝕而導致手部或腳部的永久變形,進而影響日常生活作息。

  目前使用在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物有以下五大類:一、類固醇,二、消炎止痛藥,三、病程調節性抗風濕藥物,四、免疫抑制藥,五、生物製劑。早期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觀念像一個金字塔一樣,從一種藥開始給起,若療效不佳,才像金字塔由上往下一樣將其他種的藥物一個一個加上去,直到症狀改善為止。然而近二十年的治療觀念已將金字塔倒了過來,一開始先將所有種類的藥物通通加上去,希望能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將發炎控制住,之後再將類固醇及消炎止痛藥一個一個減少下來。

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物介紹

以下對於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五大類藥物簡單做個介紹:

一、類固醇:治療各式關節炎最有效的藥物,所以有「美國仙丹」之稱,它並不會傷害肝臟及腎臟,只不過長期大量使用後,會有月亮臉、水牛肩、骨質疏鬆,及免疫力減低而容易感染的副作用。

二、消炎止痛藥:對於關節炎的治療效果,僅次於類固醇,雖然不會有免疫力減低的副作用,然而使用過多則容易導致胃潰瘍及腎臟受損。

三、病程調節性抗風濕藥物:雖然類固醇及消炎止痛藥可以減緩關節發炎的症狀,但不論如何使用,縱使關節都沒有發炎,仍無法阻止骨頭被侵蝕的發生,因此才有這一類藥物的出現,這類藥物包含了Methotrexate (MTX)、Sulfasalazine,奎寧、 Salazopyrine(斯樂腸溶錠)等,這類藥物雖然沒有消炎止痛的作用,但可以阻止骨頭的侵蝕。這類藥物的效果通常在連續服用四到六個禮拜後才開始出現,若中間停了一兩天沒服用,療效則要重新算起。由於如此,這類藥物在剛開始使用時通常需借重類固醇及消炎止痛藥的幫忙,讓病患短時間之內即可得到症狀緩解,因此類固醇及消炎止痛藥在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上又稱作「橋樑藥物」。

四、免疫抑制藥:這類的藥物起初是用在接受器官移植的病患上,由於它的免疫抑制作用,也漸漸被使用在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上,這一類的藥物特性和病程調節性抗風濕藥物一樣,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發揮療效,對於骨頭侵蝕也有阻止的效果。 只不過長期使用也會使免疫力低下而增加感染機會。

五、生物製劑:這是最近這十年才發展出來的藥物,這類藥物最主要的治療機轉是中和發炎反應中的主要發炎因子,以達到抑制發炎的效果,由於這類藥物非常昂貴,早期只用在傳統藥物治療無效的病患,然而最近的研究發現,這類藥物若早期使用,甚至早期合併病程調節性抗風濕藥物或免疫抑制藥來使用,療效更好,此類藥物副作用極少,長期使用此藥則會增加結核菌感染的機會。

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配合醫師的處方用藥

  不論是什麼疾病,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並配合專科醫師的處方服用藥物,都可以讓疾病的傷害程度降到最低,尤其是給學有專精的各專科醫師追蹤處理,必定能得到最好的治療與照顧。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