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耐心陪伴 減輕幼兒分離焦慮

1770
【NOW健康 李逸華/台北報導】
父母耐心陪伴 減輕幼兒分離焦慮
▲ 面對可能的分離焦慮,父母們還是有些方式可以降低這些現象發生的強度。蔡盈盈建議,應協助孩子好好度過人生中的第一次分離,當孩子逐漸適應後,這種焦慮現象會逐漸減輕或消失。

 9月開學季已經到來,許多中小學生滿懷期待迎接新學期的挑戰,但在開學期間,也常看到初次踏入校園環境的幼童,淚眼汪汪不願與父母分開的畫面。臨床心理學家表示,這種「分離焦慮」是兒童在成長過程中的正常現象,父母們應耐心以對,讓孩子能夠安心踏入新環境學習。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臨床心理科臨床心理師蔡盈盈指出,嬰兒在6至8個月就可能開始出現與父母分離的焦慮害怕,通常在2-3歲逐漸減輕,有時可能持續到5歲。由於看不見平常陪伴在側的父母親,部分孩童會以為爸媽永遠消失而感到害怕。根據國外研究資料統計,學齡兒童的分離焦慮症,每100位中約有3到5位兒童罹患分離焦慮症,並常伴隨著拒學或懼學的情況。

 面對可能的分離焦慮,父母們還是有些方式可以降低這些現象發生的強度。蔡盈盈建議,應協助孩子好好度過人生中的第一次分離,當孩子逐漸適應後,這種焦慮現象會逐漸減輕或消失。

 首先,父母應給孩子時間適應新的人事物,可以考慮是否需要陪伴孩子,先從每週半天(甚至2小時)的開始,並漸漸縮短留校陪伴時間。其次,好好地跟孩子說再見。若孩子在分離時哭泣,請接納孩子的悲傷,告訴他:「媽媽(爸爸)知道你很難過」,孩子會感覺他表達的情緒被接受與包容,如此可幫助他縮短適應時間,同時也正確教育他如何表達自己的感受。

 蔡盈盈建議,不要威脅或強力要求孩子停止哭鬧,以免造成心理上的壓力。少數孩子可能反而完全不表達出難過情緒,很酷的掉頭就走,父母們反而需要多注意,孩子是否無法承受分離,用逃避的方式來面對。

 有些父母會趁孩子不注意的時候溜走,但這樣反而會讓他們感受到強烈的不安全感,無法預料父母何時會消失或再出現,此負向分離經驗若重複出現,可能對其日後的人格發展造成影響。因此,好好的跟孩子道別,給一個溫暖擁抱,讓他知道何時會來接他回家,讓孩子安心地跨出第一步。

 學校老師是孩子暫時轉移的依附對象,老師對於分離的處理態度最好和父母一致。無論孩子哭泣多強烈,只要他願意接受老師的安撫,就代表孩子能夠和老師建立起親密關係,父母可安心離開。

 父母和老師應隨時觀察孩子的反應強度,當孩子出現對持續大哭且無法停止、拒絕與他人互動、容易生氣等分離的焦慮及恐懼症狀,明顯影響其在學校的學習、人際互動和家庭功能時,應尋求專業心理醫療人員的協助。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