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時代視網膜銀幕 易造成眼睛負擔

2120
【NOW健康 黃筱雅/台北報導】
劃時代視網膜銀幕 易造成眼睛負擔
▲無論是電視、電腦、手機等科技產品,其中的螢幕畫面越做越精緻,現今還出現號稱超越人類視網膜的超精緻螢幕,稱為「視網膜螢幕」或「視網膜顯示技術」(Retina display)!(圖/ingimage)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人們在享受這些物質帶來的便利時,也得當心它們帶來的「副作用」。使用科技產品,不但容易減少人們的活動量、若無適時地休息,當心還會造成視力問題。近日有業者推出60吋超大電視銀幕,且號稱為「視網膜螢幕」,能縮短觀賞視距,眼科醫師表示,無論民眾是選用那種螢幕,都應保持觀賞距離、適當休息,否則都會造成視力的損傷。

 人的眼睛可分辨形狀、顏色、光線、遠近。視力檢查為測量眼睛於亮處否辨別兩點的能力,即代表視網膜黃斑部對最小物體的成像能力。書田診所眼科主任廖士傑醫師指出,正常成人眼睛的最小鑑別角度MAR能夠達到1分角,以視力1.0來表示。依據視網膜組織學推估,在完美光學條件下,人類視力極限約在3.0至4.0,關鍵在於「視網膜黃斑部」的錐狀感光細胞的密度與功能。

 然而,無論是電視、電腦、手機等科技產品,其中的螢幕畫面越做越精緻,現今還出現號稱超越人類視網膜的超精緻螢幕,稱為「視網膜螢幕」或「視網膜顯示技術」(Retina display)!廖士傑醫師提到,想要達到如此精細的畫面,應具備高解析度的顯示面板、操作系統的配合、應用程式的配合、適當的使用視距,才能將畫面真實呈現在眼前。

 廖士傑醫師進一步說明,高解析度(PPI)顯示面板,是指每一吋螢幕中像素的數量,如螢幕為4.0吋,長寬像素為1136*640,PPI為326;操作系統的配合需要高解析度的螢幕顯示卡、繪圖卡,其瓶頸在於電池的體積、備載容量、及散熱問題;應用程式的配合需高像素的照片、高畫質的影片與應用軟體;適當的使用視距,即運用高畫質的面板,滿足視距和解析度的關係到某個臨界點,就能達到視網膜螢幕的效果。

 理想的螢幕觀賞距離,依螢幕種類不同,距離也會不同。廖士傑醫師解釋,傳統電視螢幕觀賞視距約為螢幕對角線之3至4倍;高畫質電視舒適的觀賞視角為20度,觀賞視距約為螢幕對角線之2.5倍距離;電影螢幕根據美國電影與電視工程學會建議,看電影的最佳視角為30度,因此觀賞視距約為螢幕對角線長度之1.6倍距離。

 廖士傑醫師提醒,民眾在家中觀賞電視時,除了追求畫質的精緻,也應該注意眼睛的保健,理想的螢幕觀賞距離可以讓畫質以最佳狀態呈現,但還是需要適時休息,以避免對眼睛造成負擔。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