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咳心悸 恐患罕見軟組織惡性肉瘤

4107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
台北馬偕癌症中心謝瑞坤
▲台北馬偕癌症中心主任謝瑞坤醫師表示,軟組織惡性肉瘤是一種相當罕見的腫瘤,65歲以上患者約占半數,發生原因不明,少數與基因、外傷、接受放療有關。

50歲的吳媽媽去年年初因咳嗽不止,嚴重心悸及持續呼吸不順而就醫,經斷層掃描檢查發現,心包膜附近長了一顆肉瘤,由於接近心臟和重要大血管,經4次穿刺才順利取出腫瘤組織化驗,確認罹患罕見長在縱膈腔的「軟組織惡性肉瘤」。

經過3個月化療與放療後,吳媽媽頭髮都掉光了,而且容易反胃、吃不下飯,精神臉色越來越差,腫瘤又開始變大。爾後改採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治療一年多,腫瘤終於獲得良好控制,開始明顯縮小。

台北馬偕癌症中心主任謝瑞坤醫師表示,軟組織惡性肉瘤是一種相當罕見的腫瘤,65歲以上患者約占半數,發生原因不明,少數與基因、外傷、接受放療有關。最常見的病灶發生於四肢、佔50%,尤其是下肢,容易轉移至肺部,致使患者呼吸困難、易喘,其次好發於內臟、後腹腔、軀幹和頭頸。

由於惡性肉瘤初期症狀不明顯,如同不小心碰撞的瘀青小腫塊,容易被輕忽,門診曾發現,患者大腿肉瘤已超過10公分才前往就醫,喪失早期治療的先機,以致死亡率偏高。國內每年患者平均約新增近500人,卻占所有癌症死亡率的近2%。

台北榮民總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顏厥全指出,惡性肉瘤必須透過斷層掃描、磁振造影發現,再經由切片確認其型態,依發生部位不同,給予「量身訂做」的治療方法。由於好發於四肢,常有患者需截肢以保命,影響日後生活。

手術對於腫瘤的局部控制狀況並不佳,一旦腫瘤超過5公分大且為高度惡性,5成以上患者手術後會發生轉移,3成病患死於轉移性或復發性疾病。加上手術合併放療、化療或電療,常引起掉髮、噁心、盜汗、咳嗽、影響造血功能等副作用,令人詬病。

顏厥全醫師指出,近來醫界研發出抗血管新生的標靶藥物「帕唑帕尼」(Pazopanib),能使惡性肉瘤血管無法增生、獲取養分而萎縮,無疾病惡化存活期自7週增為20週,延長近3倍,但有疲倦、高血壓等副作用。該項標靶藥物今年11月已通過衛福部適應症許可,用以治療先前曾接受化學治療的晚期軟組織惡性肉瘤患者,可望嘉惠更多病患。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