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時性腦缺血患者 屬中風高危險群

1871
【NOW健康 李宛真/台北報導】
長輩
▲ 台北市聯醫仁愛院區神經外科主治醫師王毓禛表示,所謂暫時性腦缺血是指腦部血管暫時阻塞,造成腦部組織缺血,產生神經症狀,一般在24小時內會完全恢復過來。(圖/ingimage)

有三高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如果出現口齒不清及步態不穩等情況,可得謹慎,小心暫時性腦缺血,如果未謹慎治療,恐引起頸動脈阻塞。專家提醒,民眾若發生暫時性腦缺血應立刻就醫,檢查中風危險因子,評估腦血管狹窄程度。

76歲的楊老先生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病史,5年前因暫時性暈眩、口齒不清及步態不穩而就醫,診斷為暫時性腦缺血,經服藥控制血壓、血糖、血脂,並使用預防中風藥物後,症狀消失。

但日後透過腦血管超音波追蹤卻發現,頸動脈逐年惡化成高度阻塞,去年安排手術於頸動脈安放支架後,成功解決血管阻塞問題。

 台北市聯醫仁愛院區神經外科主治醫師王毓禛表示,所謂暫時性腦缺血是指腦部血管暫時阻塞,造成腦部組織缺血,產生神經症狀,一般在24小時內會完全恢復過來。

「暫時性腦缺血在神經科十分常見,卻也常被輕忽」王毓禛指出,發生暫時性腦缺血的人,7天內再發生中風的危險性高達8%到12%,且年紀越大,風險越高。民眾若發生暫時性腦缺血應立刻就醫,檢查中風危險因子,做腦血管狹窄程度的評估。

王毓禛表示,引發暫時性腦缺血的危險因子包括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心房纖維顫動、抽菸、酗酒等等,都應儘早接受治療及預防,並使用適當的預防中風藥物,降低中風風險。

台大醫院腦中風登錄顯示指出,已發生腦梗塞中風的患者,顱外頸動脈狹窄超過50%的盛行率為12%,頸動脈阻塞程度越嚴重,中風機會越高。若藥物控制無法改善頸動脈阻塞程度,則可考慮手術或支架放置。

對於高度頸動脈阻塞患者,除了藥物外,頸動脈支架治療是可以降低患者中風機率。王毓禛認為,民眾若無法手術或害怕手術,頸動脈支架放置是一個選擇,建議及早接受治療,預防阻塞,大幅提高生活品質。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