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嗎啡起名於Morphenus意指夢之神,是由鴉片提煉的一種鴉片生物鹼。西元1803 由Serturner 自鴉片提煉出嗎啡,主要作用於中樞神經興奮又抑制。具鎮痛及催眠作用,其鎮痛作用是化合物中無可匹敵者。陸汝斌教授解釋,吸食嗎啡會成癮,是因為嗎啡進入人體後,會與大腦內的嗎啡類受體結合,刺激多巴胺(dopamine)的釋放,進而間接啟動大腦的報償系統,吸食的人會因而產生愉悅的感覺。而嗎啡會抑制神經滋養素,以及產生大量的自由基等毒性物質,同時損傷腦細胞,擾亂腦袋中的神經傳導物質,讓這種報償系統不停發揮作用,鼓勵毒癮者不停去吸食嗎啡,尋求這種滿足感。
嗎啡產生的毒素,在體內發揮作用後,會活化原本非活性的酶NADPH,產生很多自由基,自由基又會散發毒性物質,毒性物質會殺掉大量的腦細胞,造成腦部損傷。因此吸食嗎啡者,常會出現空間記憶受損的原因,就在這邊。陸教授發現,右旋美沙芬能發揮作用,在於此藥可減少腦中多巴胺的分泌,降低人體對嗎啡的渴求慾望。右旋美沙芬還會抑制蛋白質發揮作用,不讓酶活化,減少自由基的產生。
陸教授在85位毒癮者身上做試驗,其中23人使用安慰劑,25位使用高劑量(120毫克/每天 )的右旋美沙芬,37位使用低劑量(小於30毫克/每天)的右旋美沙芬,追蹤12個星期,發現從第一個星期開始,使用右旋美沙芬的人,比起使用安慰劑的人,尿液嗎啡陽性反應就低很多。而且隨著時間累積,美沙冬(替代療法)的使用量,也明顯降低;合併用的嗎啡量,也可以降低到30%至40%之間,相較起來,使用安慰劑的仍高達70%-80%。值得一提的是,又以服用低劑量右旋美沙芬的人效果最明顯。
也就是說,嗎啡類藥物右旋美沙芬,只要依照醫囑使用,就可對抗嗎啡,它雖然長的像嗎啡,但是沒有嗎啡的作用,卻可以有效降低使用美沙冬、嗎啡,以及減少美沙冬和嗎啡產生的身體毒素。
陸汝斌教授解釋,傳統治療法像是阿斯匹靈、抗生素等,都只能減少其中一個毒性物質,治療效果有限。即使是強效、號稱美國仙丹的可體松(cortisone),則因為毒性太強,長期使用,人體難以承受。這個新發現,對於想要從嗎啡毒海中脫離者,是一線新希望。此領先全球的研究發現,也已申請美國國家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