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康照洲解釋,當初要求廠商出具檢驗報告,原因在於那個時候尚未完全掌握到所有下游廠商。如今都已掌握所有污染源,應該沒有污染的產品,因此就不需要再附這個檢驗報告。(圖/ingimage)
塑化劑污染食品事件告一段落,衛生署指出,從今天(8月1日起)停止適用「塑化劑汙染食品之處理原則」。日前要求必須附檢驗證明,才能販售的5大類產品,從今天起,不用再附檢驗報告。
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局長康照洲指出,目前各市售5大類產品都是安全的,因此從今天起,停止適用「塑化劑汙染食品之處理原則」。
康照洲解釋,當初要求廠商出具檢驗報告,原因在於那個時候尚未完全掌握到所有下游廠商。如今都已掌握所有污染源,應該沒有污染的產品,因此就不需要再附這個檢驗報告。
另外,從6月14日起,涉案廠商與下架品項就沒有再增加,衛生署網站也撤銷日前公佈的「涉案業者清單」及「含有塑化劑汙染起雲劑之產品資料表」。
由於昱伸及賓漢等兩家不肖廠商違法將塑化劑攙加於起雲劑中,造成台灣有史以來,最嚴重的食品污染事件,引起國人不安,重創我國食品形象。
衛生署為能在最短時間內恢復市場秩序,於5月28日公告「塑化劑污染食品之處理原則」,要求生產、販售5大類產品的廠商需自主管理並提供安全證明,始得上架販售,未能符合公告要求者,必須暫停販售。
雖然塑化劑污染事件暫告一段落,但為加強食品安全,行政院長吳敦義要求衛生署增加稽核人力與檢驗儀器。對此,康照洲表示,經費與人力需要中央與地方共同分擔,衛生署正與各地方政府研議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