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現!改變葡萄糖代謝途徑 抑制癌細胞成長

5534
【NOW健康 凌芸斐/台北報導】
曾建偉、王陸海、郭文宏
▲研究顯示「轉酮醇酶」(TKT)抑制劑及「酮戊二酸」能更改癌細胞的葡萄糖代謝途徑,有效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及轉移。研究團隊左至右,曾建偉博士後研究員、王陸海院士、郭文宏主治醫師。(圖/公關照片)

乳癌持續蟬聯國內婦女癌症發生率第1位,而三陰性乳癌則是最難治療的類型,國家衛生研究院與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攜手找出破解之道,透過癌細胞酶代謝調控,便可以抑制乳癌轉移,其中包括「轉酮醇酶」(TKT)抑制劑;以及歐美國家近年來相當火紅的健康食品、許多健身者用來提高體能的「酮戊二酸」,美國研究還發現這個成分可以延長腺蟲生命,而國內研究則首次證實可以抗癌。

國衛院名譽研究員暨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王陸海指出,葡萄糖是細胞主要養分,正常細胞透過粒腺體的有氧呼吸途徑取得,但癌細胞為了求生存、快速繁殖,必須在短時間大量吸收葡萄糖,因此改變了葡萄糖代謝途徑。例如葡萄糖的「糖解代謝」現象,幾乎存在於所有腫瘤細胞,藉此快速產生能源;當癌細胞重新塑造葡萄糖的代謝機制,將提升葡萄糖糖解代謝的途徑比例至8成5,僅有5%透過粒線體的有氧呼吸途徑,這種現象被稱作瓦氏效應(Warburg effect)。

王陸海表示,如果更改癌細胞的葡萄糖代謝途徑,讓它跟正常細胞一樣吸收,就可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及轉移。歷經多年研究,團隊終於找到「轉酮醇酶」(TKT)抑制劑及「酮戊二酸」等2大抗癌新方法。「轉酮醇酶」為一種癌細胞生長因子,臨床觀察,腫瘤生長速度越快,此成分就會越高,以乳癌患者來說,如果是晚期、轉移,表現越是明顯,在最難治療的三陰性乳癌中,更是如此。

研究團隊進一步鑑定出「轉酮醇酶」在乳癌轉移至淋巴腺的病人中的表現,也發現比沒有發生轉移的病人要來的高。臺大臨床資料分析顯示,「轉酮醇酶」表現高的乳癌病友,5年存活率較差。而減少TKT或添加其代謝物α-KG到癌細胞後,可以抑制乳癌細胞的葡萄糖糖解代謝途徑,增加有氧呼吸代謝途徑的比率。

研究團隊以體內帶有三陰性乳癌細胞的老鼠為實驗對象,結果證實,腫瘤老鼠如果接受抑制癌細胞的TKT,或注射α-KG,就可有效的抑制乳癌的生長以及淋巴腺和肺部的轉移,王陸海提到,未來將運用在其他癌症的臨床試驗,希望成為癌症治療的新趨勢。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