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前症候群難熬 中醫調理首重肝

3423
【NOW健康 夏亞凡/台北報導】
經前症候群
▲女性月經來潮前的種種生理、心理不適症狀,統稱為經前症候群。(圖/ingimage)

多數女性都有經前症候群的困擾,41歲的許小姐也是其中一員,最近幾個月除頭痛、乳房脹痛、情緒不穩的情況加劇外,更出現嚴重水腫、失眠、情緒時而暴躁時而低落,影響人際關係及工作效率,所幸經中醫調理及針灸輔助治療後,症狀明顯改善,讓徐小姐重享穩定生活。

女性月經來潮前的種種生理、心理不適症狀,統稱為經前症候群。常見生理症狀為腹脹、乳房脹痛、疲勞、頭痛、水腫等;常見心理症狀為食慾增加、性慾改變、憂鬱、情緒不穩、失眠等,一般年輕女性以生理症狀為主,但情緒症狀會隨年紀增加而加重,以美國婦科醫學會與精神醫學會所制定的準則為診斷標準,若症狀持續3個月經周期,即可診斷為經前症候群。

據國外統計,近80%的生育年齡層女性會在經前出現輕度不適症狀,3到8%的女性會出現嚴重症狀。西醫認為其與黃體素、雌激素等賀爾蒙、腦中神經傳導物質的波動與不平衡有關,中醫觀點則認為主要病因為臟腑功能失調。

台北慈濟醫院中醫婦兒科主任醫師吳炫璋表示,從中醫觀點而言,經前症候群的病理機轉主要在肝臟,生理期是經血下行的過程,由於月經來潮時身體陰血會由衝任二脈下行到子宮,此時血海充盈而全身的陰血相對不足,常累及肝、脾、腎、心等臟腑功能或是氣血失調,而表現出一系列月經前後的症狀。

吳炫璋補充,治療部分,以疏肝與調肝為主,兼顧養血、清熱、清心與健脾之法。急性期著重症狀控制,症狀緩解後則注重調整內分泌功能,予以治本,常見藥物為加味逍遙散,並依據個人情況輔以其他藥物作調整,通常調整一周期就有明顯效果。此外,針灸在頭痛、睡眠與水腫等生理症狀的治療上也有相當好的療效。

吳炫璋建議,民眾可以用「症狀日記」做自我檢測,紀錄每個生理週期的不適表現,再以上述症狀的嚴重度、是否影響生活作為就醫的判斷依據。值得注意的是,許多民眾誤以為痛經也是經前症候群的症狀,但兩者並不相同,有研究指出,經前症候群的女性合併痛經的比例偏高,且之後更年期出現情緒障礙的頻率也比較高。

規律作息、運動習慣養成,對保持月經週期穩定非常重要。有些民眾認為吃巧克力會有舒緩症狀的效果,但其實吃太多甜點或碳水化合物反而會使食慾大增、更加暴飲暴食,因此建議生理期時除了冰冷食物不要吃外,太鹹、太甜的食物也要忌口,以免水腫、情緒起伏等症狀更嚴重。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