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時間下背部疼痛 當心是脊椎骨折了

3924
【NOW健康 陳盈臻/新北報導】
李宜軒醫師
▲82歲陳奶奶,某次提重物後,腰部疼痛長達1個月,無法行走與久坐,只能整日臥床,生活品質大受影響。(圖/臺北慈濟醫院提供)

82歲陳奶奶,某次提重物後,腰部疼痛長達1個月,無法行走與久坐,只能整日臥床,生活品質大受影響,食慾也變不好,體重因此下降6公斤。求診於臺北慈濟醫院骨科醫師李宜軒,診斷是脊椎壓迫性骨折,進行「微創骨水泥灌注手術」,住院2天後,並穿上背架固定脊椎,配合藥物使用,目前已可自在活動,恢復健康。

李宜軒解釋,壓迫性骨折最常發生於胸腰椎交界處,因為此處承受身體重量最大,也是骨質流失最多的地方。門診中,像陳奶奶一樣因為骨質疏鬆,加上提重物或姿勢不當而造成脊椎壓迫性骨折的患者,不在少數。

李宜軒提到,脊椎壓迫性骨折患者通常會下背部疼痛,活動或走路時疼痛感明顯,有時咳嗽、打噴嚏會更痛;部分患者甚至無法靠自己的力量,從椅子或床上站起來,來到門診確診時,腰椎多已壓扁,若不盡快接受治療,會造成長時間臥床不起,甚至可能衍生更多問題,嚴重者可能壓迫神經,引起雙腳痠麻、下肢無力。

在治療上,初期會給予藥物,用以止痛和安定情緒。另外搭配穿戴背架,限制上半身活動,讓壓扁的骨頭維持高度,等骨頭慢慢癒合,疼痛感就會減緩;而針對嚴重脊椎壓迫性骨折患者,則可選擇微創骨水泥灌注手術,透過局部麻醉,利用注射針在壓扁碎裂的骨頭裡打骨水泥,讓脊椎骨硬化,不再變扁或晃動,術後再加上背架和止痛藥,通常可緩解一半以上疼痛症狀。

根據統計,50歲以上女性因骨質疏鬆而發生脊椎壓迫性骨折的比例,大約是40%至60%,李宜軒提醒停經後婦女以及65歲以上的長者,每1至2年做1次骨密度檢查;從事勞動工作時,最好都穿上束腰,保護脊椎。平時也要多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和鈣質,適時做一些負重運動,增強肌力和增加骨質。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