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肺癌! 我需要做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嗎?

3769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
胸部X光
▲依國際經驗顯示,吸菸率下降20年後肺癌發生率及死亡率才會下降,從吸菸到發生肺癌期間,通常間隔20年以上,且加上台灣人口老化快速,肺癌發生人數也跟著持續上升。(圖/ingimage)

在台灣,肺癌高居國人死因首位,每年超過9,000人死於肺癌,在許多歐美先進國家,肺癌也是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依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顯示,在肺癌的危險因子中,菸害占7至8成;空氣汙染則占1成5;此外,職業暴露(如石綿、粉塵)、肺部病史(肺結核、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家族史、炒菜油煙等都是肺癌的危險因子。為響應8月1日世界肺癌日,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拒絕肺癌這樣做:

(一)遠離菸品不傷肺,保護自己,也愛護家人。
(二)戴口罩防護空汙,搭乘大眾運輸減少空汙,從你我生活做起。
(三)注意肺部警訊,及早察覺接受診治。
(四)衡量肺癌篩檢利弊,再做決定。


近年我國菸害防制推動有成,菸害防制法98年修法後,成年人吸菸率已由97年的21.9%降至107年的13.0%,但我國每年新增肺癌個案人數仍約有1萬3千人,是國人健康的大敵。

依國際經驗顯示,吸菸率下降20年後肺癌發生率及死亡率才會下降,從吸菸到發生肺癌期間,通常間隔20年以上,且加上台灣人口老化快速,肺癌發生人數也跟著持續上升。然而,也有部分罹患肺癌的民眾並無吸菸習慣,其原因可能受到二手菸、肺癌家族史、空氣汙染、炒菜油煙等因素影響,其中二手菸的危害常被忽略。研究亦證實,暴露於家庭或職場二手菸環境,罹患肺癌的風險會增加2至3成,這也是許多不吸菸女性罹患肺癌的主因之一。

早期肺癌並非完全沒有任何症狀,若有持續咳嗽、痰中帶有血絲、呼吸出現喘鳴聲、胸痛、聲音沙啞,甚至無預警的體重下降等症狀,建議尋求醫師諮詢與評估,找出原因及早診治,以免耽誤病情。

在篩檢方面,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是胸部電腦斷層檢查的1種,做為肺癌篩檢工具確實有機會早期發現肺癌,特別是用於偵測小於1公分的肺部結節,具有更高的敏感性,但證據顯示僅有對「重度吸菸族群」篩檢有效。值得提醒的是,LDCT檢查所衍生的風險,民眾在決定做篩檢前需要先有所了解:

(一)假警訊:美國大型試驗指出,對重度吸菸者進行篩檢,每4人就有1人為陽性,但每100個陽性結果中只有約4人確診為肺癌,高偽陽性恐造成民眾不必要的心理負擔。
(二)確診侵入性檢查有併發氣胸的風險。
(三)有造成過度診斷與治療的疑慮。
(四)長期且持續的LDCT追蹤檢查,會增加輻射暴露的風險。


LDCT必須評估適用何種高危險族群,以及是否有效,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台灣肺癌學會、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及中華民國放射線醫學會於104年5月2日聯合訂定之「台灣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篩檢共識宣言」,內容提及適合做肺癌篩檢之族群及其建議。

國健署和學者專家攜手發展出肺癌篩檢決策輔助工具「我需要做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肺癌嗎?」,透過醫學實證研究,包括篩檢適合的高危險族群、對民眾的好處與風險,並結合自身偏好和價值觀,提供民眾與醫師共同討論的工具,做出最合適的選擇。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