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恆彰表示,疼痛是身體發出的訊號不可輕忽,因為疼痛除了可能是代表身體出了毛病也可能或是自律神經失調,門診中不少慢性疼痛患者都伴隨自慮神經失調的症狀。(圖/榮新診所提供)
42歲的李小姐,從事瑜珈教學多年,近年來投入健康產業的同業眾多,讓她不敢掉以輕心,焦慮、心悸、疲勞、失眠症狀通通來。加上擔心流失學生不太敢請假休息,造成過度訓練肌肉的疼痛隨之而來,惡性循環之下慢性疼痛纏身,自律神經與身體失調的情形嚴重。
榮新診所疼痛科主治醫師梁恆彰表示,疼痛是身體發出的訊號,除了可能代表身體出了毛病或是自律神經失調,門診中不少慢性疼痛患者都伴隨自慮神經失調的症狀,自律神經失調雖不是疾病但卻是身體發出的警訊。李小姐雖然身處放鬆的工作環境,但由於持續過勞及壓力的累積跟隨讓她自律神經失調多年,慢性疼痛纏身才讓她不得不正視身體已經在抗議的事實。
梁恆彰說明,雖然休息是最好的治療方式,但是現代人工作壓力大、生活過度緊張,家庭生計因素等無法真正放下休息,導致交感神經太過活絡,自律神經無法維持平衡,長期處於亢奮狀態而導致內心煩躁或情緒低落。
慢性疼痛也會造成自律神經失調,同樣的,自律神經失調也會導致慢性疼痛!梁恆彰解釋,當交感神經太旺盛無法從緊張狀態轉換為副交感神經主導的休息狀態時,身體停留在發炎狀態,無法進行完全的修復,於是自律神經失調現象產生,出現如焦慮、憂鬱、情緒失調、失眠、過勞、胸悶心悸、心跳快、血壓高、免疫失調、慢性疼痛等症狀。
梁恆彰提到,治療方式會依據患者臨床症狀表現並透過心律或心律變異檢查,排除潛在疾病後進行自律神經調節治療:以乾針或水針進行治療(水針,即以生理食鹽水或林格式輸液注射疏解末梢神經壓迫治療)。治療的原理是刺激末梢神經,或緩解受刺激的末稍自律神經以中斷腦部自律神經的不良反射。
梁恆彰提醒,自律神經失調雖然不是病,但是也代表著身體處於亞健康的狀態,可能伴隨疼痛的表徵,長期忽視會衍生各種慢性疾病,不可不慎。
延伸閱讀
-
慈悲醫學喚醒臟腑平衡 提倡自癒五行養生法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4183星雲大師所推廣的「一筆字:一切為心造」理念,是謂透過寫書法調節心態,使情緒穩定,從中得到解脫。劉吉豐博士指出,醫學認為「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七情太過可使髒氣失調,而寫書法可調節心態,使情緒穩定,自然也能遠離自律神經失調,透過慈悲醫學的啟發,醒覺並真正喚醒自身身心甦醒的方式。並以全自癒五行養生法,來喚醒自律神經平衡。 -
年前壓力大腸躁症上身 醫師教你這5招擊退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2342018年美中貿易戰開打,全球經濟陷入一陣低迷,各行各業面對經濟成長降溫倍感壓力,尤其是上班族,年前壓力就更大了,許多人因此罹患腸躁症。 -
適度保暖及運動 關節炎患者拒當身體氣象站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618入冬之後,氣溫漸低,早晚溫差相當大,對於關節或慢性疼痛的病患來說相當苦惱,身體宛如氣象台,隨著季節或氣候改變波動,症狀時好時壞,復健科醫師建議,試試溫和熱敷、水療及正確運動等方式,緩解不適症狀。 -
術後持續疼痛恐成慢性 無痛醫療成醫界目標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4經期不順、經血量過大,是許多女性的困擾,39歲許小姐去年6月經期異常,經血量過大因而貧血,甚至腹部疼痛,一次比一次劇烈,有時痛到無法吃東西,就醫檢查才發現,原來都是子宮肌腺瘤惹的禍。 -
小三情慾與道德衝突 自律神經失調天天想做愛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