糞便移植又名腸道微菌叢植入術 高醫有12例成功個案

3904
詹舒婷 報導
台灣醫療科技展
▲高雄醫學大學暨醫療體系今年以「哇塞!大便變黃金!!『呷賽』也能治病!!」為主題參加台灣醫療科技展。(圖/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提供)

【NOW健康 詹舒婷/高雄報導】90歲老奶奶因肺炎住院,身體虛弱疑似遭病毒感染,每天腹瀉超過10次導致骨瘦如柴。經胃腸內科檢查,確診感染法定傳染病的困難梭菌。所幸孫女捐出糞便,歷經2次「糞便移植」,才讓她的腸道恢復正常功能。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吳登強表示,糞便移植正確名稱為「腸道微菌叢植入術」,是用健康人體的糞便,來治療反覆性困難梭菌腸炎等特殊腸道疾病。治療過程先用生理食鹽水混勻稀釋糞便,經過濾雜質後,透過大腸鏡植入患者的腸道,或使用鼻胃管、胃鏡由上消化道植入腸道內。

 

經過移植,只要捐贈者糞便中的好菌能夠活下來,並在患者腸道中共生,困難腸梭菌就能被排除,腹瀉、腹痛等症狀也能獲得改善。吳登強說明,糞便移植過程只需約30分鐘,捐贈者須接受血液與糞便檢查,排除有傳染性疾病及重大疾病。現在國內捐贈者以親屬為優先,例如子女捐贈給父母。

 

為了讓民眾更瞭解糞便移植等醫療知識,高雄醫學大學暨醫療體系以「哇塞!大便變黃金!!『呷賽』也能治病!!!」為主題,參加台灣醫療科技展,現場設置巨大虛擬腸道,總長約45公尺,走進虛擬腸道中便能一窺糞便與健康的微妙關係。例如:健康的糞便該長什麼樣子?不同顏色與形狀的糞便又透露出哪些警訊?以及糞便移植如何將壞菌變好菌來治療腹瀉等。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院長侯明鋒表示,糞便移植聽起來有點怪怪的,但健康的糞便確實可以用來救命,高醫陸續完成12名案例,包括7名困難梭菌感染、5名潰瘍性結腸炎,幫助患者重返健康人生。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