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1名52歲的王先生,自營居酒屋並擔任燒烤師傅多年,今年與太太一同到醫院進行健康檢查,透過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赫然發現肺部有2處大小約1至2公分且邊緣不規則的毛玻璃病灶,後續經胸腔專科醫師確診罹患肺腺癌。
王先生表示,平時並無抽菸習慣,由於工作日常就是要面對燒烤,被油煙嗆到也就習以為常,但肺癌初期的症狀通常並不明顯,北投健康管理醫院蔡聰聰醫師指出,若出現以下肺部異常警訊,都該多加留意並及早就醫檢查,早期發現及早期治療,降低肺癌的死亡風險。常見的肺癌症狀表現有:胸悶、胸痛、超過2周的持續咳嗽、咳嗽帶血絲、聲音沙啞、食慾不振。
台大環境工程研究所曾研究發現,烤肉時油脂滴到高溫木炭上後,冒出的濃煙夾雜一氧化碳、多環芳香烴(致癌物質)、及甲醛、苯及乙醛排放量大增。另外,燒烤時燃燒木炭所產生於空氣中的PM2.5等懸浮微粒,也會暴增10至100倍,吸入過多恐增加罹癌風險。建議民眾在燒烤時最好選擇在室外或通風良好的室內空間,燒烤食物應盡量避免直接接觸火焰及木炭,以免沾染上煙霧所含致癌物質。或是使用以木頭炭化製成的環保無煙炭取代傳統木炭,燃燒過程較不會出現燃燒不完全的現象,避免產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氧化物以及PM10、PM2.5、PAHs等化合物,也可避免大家在烤肉過程中經由呼吸道吸入燒烤廢氣,造成健康和環境的雙重負擔。
因料理油煙帶來對肺的潛藏危害,危險族群除了廚師、燒烤師傅之外,蔡聰聰也提醒家庭主婦不可掉以輕心,炒菜油煙排放5分鐘,所釋放出來的PM2.5會瞬間增加為比一般空氣的PM2.5高出20倍。國家衛生研究院曾研究發現國人喜愛用烹炒方式料理食材,如果常用豬油拌炒,罹癌風險會比常用「植物油」高出92%。建議料理時,廚房務必保持通風順暢,料理完可讓抽油煙機多開5至10分鐘。
蔡聰聰建議,為避免受到煙害威脅,平時就要注意減少接觸油煙與空污。40歲以上、長期曝露於油煙環境的高危險族群每年最好定期做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檢查,確實做好肺部自主篩檢,及期發現,時刻為自己的健康把關!
更多NOW健康報導
▸講座報名/生殖醫學停看聽 北醫婦科醫師王呈瑋健康開講
▸【影】「糖」與「醣」怎麼分? 影響血糖起伏變化最大的是它
延伸閱讀
-
女子健檢發現肺部有毛玻璃狀 這檢查揪出第0期肺腺癌
癌症新知 / 肺癌135635歲的李小姐近期安排全身健康檢查,自覺身體強健的她,卻意外在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LDCT)中發現右上肺葉有1顆淡淡的毛玻璃狀病灶。經主治醫師判斷後,懷疑有極高機率為惡性腫瘤,遂安排住院手術。李小姐在術前完成電腦斷層導引,精準定位病灶,以不插管的形式進行全身麻醉胸腔鏡手術,術後傷口僅3公分。麻醉消退當晚,李小姐就恢復進食,能自主下床散步,術後第2天就平安出院了。 -
不菸、無家族史卻罹肺癌? 醫警告長期暴露這些超危險
癌症新知 / 肺癌1308「肺癌」位居國內癌症死亡率第一名久居不下,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內科部主任蔡聰聰醫師指出,過往大家都認為有抽菸習慣才會與肺癌有直接關連性,但國人罹患肺腺癌患者有超過5成以上並無抽菸習慣,且近幾年女性罹患肺腺癌的比率逐年上升,且約9成皆無抽菸習慣。 -
空汙拉警報咳不停! 環境監測APP遠離PM2.5救你的肺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335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胸腔外科主治醫師劉柏毅表示,當空氣中細懸浮微粒(即PM2.5)濃度過高時,天空就會呈現灰濛濛,且能見度低,除了容易影響行車視線,也會造成眼睛癢、咳嗽、皮膚癢等過敏症狀,因細懸浮微粒可達肺泡最大的顆粒大小,不僅影響肺部,更會經由肺泡進入血液,進而影響全身器官。 -
婦人無吸菸史肩頸疼痛 檢查發現竟是肺腺癌合併骨轉移
癌症新知 / 肺癌1550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陳鈴宜表示,上述兩位患者都沒有抽菸習慣,也沒有明顯家族史或呼吸道症狀,且原發肺癌部位不大,但沒想到初次診斷時就發現嚴重骨轉移症狀,令患者十分沮喪與百思不解,不斷詢問:「我生活習慣正常,家中也沒有人抽菸,怎麼還會罹肺腺癌?」 -
議員鍾沛君公開肺癌家族病史 這類人應提早做這項篩檢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1512鍾沛君粉絲小編則在晚間貼文「很高興向大家報告,鍾沛君手術順利完成,目前已經返回病房休息,意識也已經恢復,但是傷口還在疼痛,也需要一點時間恢復體力,所以請恕她暫時還無法答謝所有的祝福與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