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醫師,快過年了,但我媽失智嚴重,要如何讓她感受團圓氣氛?」、「醫師,我爸失智很多年了,一直很重視過年,但最近記憶力愈來愈差,過年對他還有意義嗎?」每逢年節前夕,總有不少孝順兒女提出這樣的疑問。
在一些神經退化性疾病患者身上有早期嗅覺喪失的症狀,如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甚至有不少人在認知功能還未被注意到改變時,嗅覺功能就已經變差了,嗅覺變差也會同時影響到味覺。研究發現,輕度認知障礙和失智症患者的味覺也會比較差。
氣味可喚起過去的回憶
振興醫院精神醫學部銀光學苑主任袁瑋表示,許多人都經驗過類似情境,被氣味喚起過去的一些回憶,而且往往是有情感的回憶。氣味與記憶/情緒有許多有趣的關聯,嗅覺是感官刺激中唯一可以直接進入大腦管理情感與記憶的中樞(杏仁核與海馬迴)。
因此,辨認氣味本身也是一種運用大腦認知的過程,除了嗅聞外,還要與記憶連結才能辨識出味道,有實驗以嗅覺訓練作為認知刺激,經過12週,患者語言流暢度與執行功能都改善了。常聽失智患者家屬說,長輩過去很擅長料理,現在味道差很多了,大家變得不愛吃、長輩也很挫折,或擔心失智長輩忘記關火,禁止長輩踏進廚房。
多元生活介入 改善認知功能退化
袁瑋說明,其實透過設計的烹調食物等活動,可以幫助輕度認知障礙或失智症患者預防認知功能退化。近年國際上對預防失智、延緩退化,強調多元生活介入,其四大要素:認知訓練、控制心血管疾病、營養、有氧運動,都能整合在療癒性的烹調活動設計中。
療癒性的烹調活動設計在失智長者的情緒、動力、認知刺激都有幫助,不強調病症或功能的缺失,更著重最大化的運用個案仍保有的功能、提升動機、發揮大腦網絡的代償功能及避免進一步腦功能的退化,來維持個案自尊與自主的能力,減少失智症的精神行為症狀,改善執行功能。
改善認知功能障礙5個技巧
認知功能障礙不同程度的失智個案,因為能力不同,活動內容設計要兼顧安全、樂趣、提升自信等目的,袁瑋提供五個小技巧供參考:
1.安全性:環境簡單,移除尖刀、熱爐等,而且要注意個案位置與動線安全。
2.參與感:有些患者雖無法完成煮餐,但許多活動仍能使他們有參與感,包括挑洗菜、擺餐具、簡單備餐等。
3.有彈性:複雜食譜可能很挫折,簡化食譜及有備案,當長輩感到挫折時可更換或挑其中單項完成(如削皮、攪拌、撿菜、測重量、添加材料等),這些重複性動作常讓失智長輩覺得有趣甚至療癒。
4.多鼓勵:讓每個人都參與到,避免批評,多給予鼓勵,不要擔心長輩動作慢或怕他做錯而把事情都做完了,邀請他們參與,分配適當的項目會使他們很有參與感與成就感。
5.勤互動:對於過去擅長煮菜的長輩,可以請教他做法,或許他做不出來,但可能久遠記憶還存在。也可以邀請長輩間的互動與對話(拿東西給對方、合作擺餐具、輪流攪拌等)。(圖文提供/常春月刊)
延伸閱讀:
天冷暖暖包大缺貨!外觀宜加強警示,避免失智者可能誤食!
老化跟失智常搞混? 最大差別在這個地方!醫師曝「4危險誘因
編輯:潘哲宇
更多NOW健康報導
▸【影】糖vs.醣 傻傻分不清?! 糖尿病患者為什麼要控血糖?
▸ 糖尿病營養補充怎麼選? 看懂標示這「鉻」不能缺!
延伸閱讀
-
阿嬤睡不好服用安眠藥 沒想到精神越來越差引發譫妄症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1371來到奇美醫學中心後,急診醫學部暨老年醫學科主治醫師陳殿和詳細地評估病人,給病人抽血、驗尿、做頭部電腦斷層,病人因為食慾不佳造成嚴重的脫水及電解質不平衡,且有尿道感染而造成失禁,頭部電腦斷層排除腦出血或大範圍中風。因此,陳醫師判斷阿嬤的精神狀況的改變,是因為有譫妄症的發生。 -
新春團聚面對長輩關心別煩惱 專家教你這樣轉移注意力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1448施妍安說明,1年中很多長輩只有年節能夠和晚輩見面,經常只是想要關心,卻不知道怎麼樣表達,就很直白問了晚輩生活近況,絕大多數都沒有惡意,但有時話題剛好是痛處。許多晚輩不想要讓其他人知道,聽到這些話題就很容易煩躁,但在年節期間與長輩見面,很難避免這些話題,建議先調適好自己,設想可能問題,用幽默來回答。 -
長輩也想好好吃頓年夜飯 數位All on 4全口重建可實現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1959All on 4是以造橋的力學設計原理,將力量平均分布支撐整排牙齒,傳統全口植牙需要至少10根人工牙根,相較之下All on 4只需要4根人工牙根,即可固定整排全瓷假牙,且手術時間短,當天可完成,且傷口小又少、復原快,費用較全口人工植牙便宜,使用壽命也長。 -
喝可可真的能讓人變聰明嗎? 研究發現關鍵在這物質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574在試驗中,受試者飲用了富含黃烷醇的可可飲料,而另外1項實驗的受測者則是食用加工過的可可豆,黃烷醇含量非常低。參與者並不知道在雙盲研究中是食用哪種可可粉,防止結果受到影響。 -
失智症及早介入穩住病況延緩惡化 預防從40歲就要開始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7993台中榮總神經醫學中心癲癇科、失智暨帕金森症醫療中心科主任李威儒醫師表示,記憶力隨著年紀下滑是相當常見的情況,但失智症患者下降得非常快速,像是有病患忘記自己買過菜,出現重複購買、冰箱裡塞買同樣食品的情形,或是找不到東西,就懷疑一定是別人拿走。其他的變化像是原本可以輕鬆完成的事情,突然不知道該怎麼處理,像上述個案搭公車坐過站卻不知道怎麼回家就屬於此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