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許多學童在寒暑假玩得兇,開學第1周,總是精神不濟,其實成年人也是如此,精神科醫師發現,最近幾年,農曆過年後「收假症候群」患者明顯變多,症狀以失眠、焦慮、煩燥居多,建議放假時,仍應維持正常生活起居,不要為了追劇、打手遊而熬夜。
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說,收假症候群常發生在上班族、學生等2大族群,症狀為上班、上學之後,充滿憂鬱、焦慮、躁鬱、哀怨等負面情緒,工作及課業大受影響。
楊聰財解釋,如持續5天作息不正常,身體就會出現時差,好像搭飛機去了歐美,生理時鐘逐漸習慣新的生活型態。不少人在過年期間,找人夜唱、打麻將,或是熬夜追劇,持續日夜顛倒的作息,等到上班之前,身體無法恢復原有的時差及習慣。
而如果身心無法順利調整,就容易分神、放空、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也無法集中,感覺比之前上班時還要累,上班提不起勁,連帶著效率及表現,也跟著變差。因此,如何避免收假症候群?楊聰財提出下列幾招小秘訣:
▸第1招:放假期間,做好時間管理,避免日夜顛倒,盡可能在晚間11點睡覺。
▸第2招:上班的前一天,不要安排活動,試著讓生活作息「歸定位」,多做腹式呼吸,放鬆心情。
▸第3招:假期的最後一天,應該避免午睡,多做些運動,如慢跑、快走、打球等,促進「多巴胺」「血清素」分泌。
▸第4招:在假期尾聲時,調整飲食,少吃炸物、烤物、辣物、過油等食物,適量攝取蔬菜、水果等,以及其他有利於色胺酸分泌優化血清素的食物,像是巧克力、牛奶、蛋白質等。
▸第5招:善用社群網站,在網路貼文,分享自己在假期中發生哪些有趣的時情,這會讓自己期待下次長假的到來。
▸第6招:撰寫「快樂日記」,紀錄好吃好玩的開心事物,避免自己沉浸在負面情緒。
楊聰財說,長假過後心情變差,在所難免,通常只要工作個3到4天就會恢復正常,但如果總是負面情緒,自覺憂慮、躁鬱、嚴重失眠,就應尋求精神科醫師的協助,讓生活早日步入正軌。
更多NOW健康報導
▸「抗癌」大作戰!!面對癌症打擊,營養照謢成為堅強後盾!
▸「癌」友倍力GO!防癌知識大考驗,完成測驗好禮等你拿!
延伸閱讀
-
帕金森氏症並非老年人專利! 他初次發病時年紀僅40歲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1254為提升民眾對「帕金森氏症」的重視,每年的4月11日訂為世界帕金森日(World Parkinson's Day)。北醫附醫神經內科主任葉篤學指出,帕金森氏症是第2常見的神經退化疾病,僅次於失智症,好發年齡為50至60歲,年紀越大,盛行率越高,65歲以上者盛行率約1%,年過80,則比率提高至2%至4%。 -
「可以讓我再抱抱她嗎?」令人鼻酸 專家憂PTSD照護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1334台鐵太魯閣號408次列車出軌意外,造成嚴重傷亡,電視新聞節目持續播放令人鼻酸的場景,精神科醫師提醒,有憂鬱傾向的民眾最近應該避免接觸這類讓人感傷的訊息,生還者與救災人員則應多做預防,以免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簡稱PTSD)。 -
運動傷害當下冰敷?熱敷? 這幾種情況增生療法助修復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799久坐上班族通常會出現站立時臀部肌肉無力、坐著時候膝關節慣性維持約90度姿勢,造成關節壓力升高,當姿勢突然改變就會造成關節旁的韌帶超過正常張力,而容易產生發炎情況。超越復健診所醫師凃俐雯表示,臨床上常看到愛好路跑或選擇打籃球、羽球等運動的患者,因為平時久坐後髖關節或膝關節的筋膜較緊繃,當進行各類較劇烈運動時,導致運動傷害的機率也相對提高。
-
23歲男模張誌軒送醫不治 主動脈剝離重要危險因子是它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1508藝人「小鬼」黃鴻升去年也因主動脈剝離而逝世,而年紀更輕的張誌軒,同樣死於主動脈剝離,令人震驚,難道這類棘手的急重症心血管疾病有年輕化趨勢? -
睡眠呼吸中止症害枕邊人睡眠障礙 這些人是高危險族群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561張先生不知自己睡覺打呼狀況如此嚴重,睡眠檢查發現,罹患中度「睡眠呼吸中止症」,在醫師建議下,使用攜帶型陽壓呼吸器治療,夫妻兩人睡眠品質均獲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