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近期國健署公布今年5月起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為了防疫醫療院所啟動降載政策,也因疫情影響民眾的就醫意願,導致癌症篩檢量下降,截至110年7月28日止有248萬人次接受篩檢,相較109年同期減少約1成。近期國內疫情減緩,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疫情趨緩之際,民眾除了需持續配合政府相關防疫措施,也建議要積極接受「癌症篩檢」。
大多數癌症在早期時都沒有明顯症狀,甚至是一點感覺都沒有,只能透過篩檢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提高存活率。國健署還公布1項數據,依照107年癌症發生登記資料分析若是以國健署所推動的「4癌篩檢」計畫來看,已有實證研究證實50至74歲民眾每2年1次的糞便潛血檢查,可有效降低「大腸癌」35 %死亡率;30歲以上婦女,透過子宮頸抹片檢查可降低約70%「子宮頸癌」死亡率;45至69歲婦女、40至44歲二等血親內曾罹患乳癌之婦女,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可降低41%「乳癌」死亡率;30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或吸菸之民眾、18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或吸菸之原住民,定期接受口腔黏膜檢查,可降低有嚼檳榔或吸菸習慣之男性26%「口腔癌」的死亡風險。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錢政平副院長也指出面對所有癌症的正確態度唯有早期發現、早期接受治療,才能有效降低癌症死亡風險。另,針對國人主要死亡癌症前3名做出檢查整理建議如下:
1.肺癌:國人癌症死亡率第1名的肺癌,可區分為小細胞肺癌跟非小細胞癌
大多數肺癌都屬非小細胞癌,非小細胞肺癌五年存活率第1期84.3、第2期43.8%、第3期6.9%、第4期6.9%,從存活率就可清楚瞭解肺癌存活率關鍵就在於「早期發現」。 由於肺癌早期都沒有明顯症狀,也考量到近年國人不抽菸罹患肺癌的案例提升,建議50歲以上民眾務必將肺部篩檢加入健檢項目。高危險群(抽菸、常接觸二菸、三手菸、長期在空氣污染、油煙、接觸化學物質的工作環境、有肺癌家族史)則可提早至45歲主動安排肺部篩檢。
※建議檢查工具:胸部X光攝影及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LDCT)是觀察肺部最常見的篩檢工具。尤其是LDCT已是被國際證實可早期發現肺癌的篩檢工具,特別是用於偵測小於1公分的肺部結節,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同時,根據結節的大小和CT影像的型態特徵,評估良性和惡性的可能性,可為後續臨床處置提供更精準的治療建議。
2.肝癌:肝癌最常見的危險因子就是B型、C型肝炎及酒精性肝病
台灣的肝癌發生率排名目前雖然已經從以前的第2名降至第4名,但在癌症死亡率方面還是高居第2名。主要原因在於肝臟一旦感染B、C型肝炎病毒並演變成為慢性肝炎患者時,肝臟會反覆發炎,導致肝硬化及肝癌,且早期多半無症狀而難以發現,容易因警覺性不夠,而延誤就醫。
※建議檢查工具:可藉由血液檢查B 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C 型肝炎病毒抗體(Anti-HCV Ab),並搭配上腹部超音波可有效診斷有無脂肪肝的形成。若發現肝臟可疑陰影,可搭配零輻射磁振造影(MRI)施打肝細胞特定性顯影劑的檢查,補足超音波掃描找不到的可疑病灶,完整掌控肝臟健康狀態。
3.大腸癌:大腸癌連續13年蟬聯國人癌症發生率第1名,好發於50歲以上
但近年大腸癌有年輕化的趨勢,不可自恃年輕而忽視健康問題。有家族史、肥胖、飲食不均、抽菸喝酒、排便習慣不正常等因素都屬高危險族群。根據統計在台灣,50歲以上的人如果一輩子都不做大腸癌篩檢,終身罹患率是7%,相當於15人就有1位,尤其男性罹患率又高於女性。
由於大腸癌的進展速度相當緩慢,只要能早期發現都會有不錯的治療效果。零期大腸癌的5年存活率可高達至幾乎100%,第1期約92%至93%、第2期約70至80%,第3期約60%,第4期僅剩餘不到20%。
※建議檢查工具:國內四癌篩檢中的大腸癌免費篩檢(糞便潛血檢查)是針對50歲至79歲民眾,但實際上仍有50歲以下就罹患大腸癌的案例出現,且近年有年輕化趨勢。但若家族中有一等親曾罹患大腸癌,即屬大腸癌的高危險群,建議可從40歲開始自費接受篩檢,可直安排大腸內視鏡檢查。目前無痛舒眠大腸內視鏡技術成熟且普遍,檢查過程可使受檢者感到輕鬆舒適,更可幫助篩檢品質提升,甚至是在檢查過程中若發現癌前病灶(瘜肉),依照瘜肉大小及執行醫師評估,還可在檢查同時直接切除,有效降低癌化風險。
另,國健署目前提供的4癌篩檢計畫因有年齡的限制,若有家族史或有慢性病等高危險族群的民眾就得提高警覺,主動安排健康檢查,才能為自己提早掌握健康先機。
更多NOW健康報導
▸上班族年薪百萬不可及 腰圍破百引來代謝異常大有人在
▸接種疫苗引起心包填塞猝死? 心臟科醫師剖析可能原因
延伸閱讀
-
早期篩檢助抗肺癌!醫院與國健署合作 籲2類人快檢查
癌症新知 / 肺癌1322為改善肺癌高死亡率的現況,衛福部國健署提出了「肺癌早期偵測計畫」,與放射線醫學會、肺癌學會、胸腔重症醫學會、胸腔外科醫學會聯手共同推廣肺癌高危險族群進行2年1次的「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肺癌篩檢,以期提早發現肺癌,有利醫師進一步治療,降低肺癌患者死亡率。 -
擴大不孕症補助!蘇揆金句「3個有裁判」 預算無上限
兩性關係 / 不孕症1320為了增加不孕夫妻生育願望並減輕進行試管嬰兒之經濟負擔,行政院拍板從2022年7月1日起,實施「擴大不孕症治療(試管嬰兒)補助方案」,補助對象由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擴大至所有的不孕夫妻。 -
新冠疫情以來癌篩人數少近120萬人 國健署籲5癌篩檢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1933新冠疫情爆發迄今已逾2年半,許多民眾擔心染疫,而不敢就醫或接受癌症篩檢,國健署統計,110年4癌篩檢人數為388萬9310人,而108年篩檢總量508萬303人,整體減少了119萬993人之多。 -
醫院實施「全植物飲食」! 助同仁成功減重3周瘦5公斤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1711台中慈濟醫院舉辦「全植物飲食改善體驗活動」,有男同仁以前總是減肥失敗,但在參加活動3周後瘦下5公斤,半年瘦了15公斤。 -
中老年人健檢項目可考慮加這項! 簡單10秒可測死亡率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396有研究發現,測試10秒單腳站立,與長者死亡率有關,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失敗可能性更大,從51歲開始,每隔5年的失敗率會增加1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