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子變緊穿不下、到晚傍晚腳變脹 小心這個器官出問題

2194
編輯部 整理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下肢水腫是一個常見的臨床症狀。心臟衰竭、腎臟疾病、慢性肝病,或是長期蛋白質攝取不夠的營養不良等,都是引起下肢水腫的原因。


那麼如何察覺下肢有無水腫呢?內湖國泰診所腸胃科主治醫師張睿欣表示,患者會因為平時穿慣的鞋子變得緊繃穿不下,或鞋襪鬆緊帶的勒痕久久不消,而察覺這個症狀。通常早上剛起床時水腫的症狀最輕微,到了下午或晚上,因為地心引力的緣故,下肢水腫變得更加明顯。


判斷是否有下肢水腫的方式,可以觀察脛骨前的皮膚,如果用手指輕壓後放開,壓痕沒有立即回彈消失,就可能是下肢水腫的表現。


慢性肝病的下肢水腫與其他臨床表現


張睿欣指出,慢性肝病引起的下肢水腫是雙側表現,不會只有單側下肢水腫,也不會伴隨紅、腫、熱、痛等發炎的現象。一旦發現肝臟疾病引發水腫,大多已經是肝病晚期。例如慢性肝病引起的肝硬化,甚至是晚期肝癌。


這些患者可能同時合併其他症狀,像是黃疸(眼白鞏膜甚至全身皮膚發黃)、皮膚上有蜘蛛斑、利尿劑難以控制消除的腹水,或肝昏迷等徵兆。


慢性肝病引起下肢水腫的原因


肝臟在人體有個重要的功能,是合成必要的蛋白質,血液中的白蛋白就是肝臟所製造的其中一種蛋白質。當肝臟功能不健全,白蛋白製造不足時,血液中的水分會滲透到人體周邊的細胞組織間隙,引起水腫的症狀。


另外,慢性肝病合併嚴重腹水的患者,也會因為腹水造成腹壓上升,下肢靜脈血流回流受阻,而加重下肢水腫。


如何預防慢性肝病?


張睿欣說明,台灣最常見的慢性肝病原因是病毒性肝炎,包括慢性B型肝炎及慢性C型肝炎。其次還有酒精性肝炎,近年來因為肥胖及代謝異常引起的脂肪性肝病也逐漸增加,其重要性不可忽視。

 


慢性B型及C型肝炎的傳染途徑是血液及體液。其中慢性B型肝炎最常見的原因是母子的垂直傳染,即B型肝炎帶原的母親在分娩前後傳染給新生兒,因此,家族中若有B型肝炎帶原的母親或兄弟姊妹,建議接受篩檢。要預防感染慢性B型及C型肝炎,就是避免共用刮鬍刀、牙刷。另外,接受針灸、刺青、紋眉、穿耳洞、靜脈藥癮注射等,如果共用血液汙染的針具,也是感染的高危險行為。


預防與治療酒精性及脂肪性肝病沒有特效藥,要建立規律的生活作息,避免飲酒過量。飲食少油、少鹽、控制熱量攝取,及養成運動的習慣,維持理想體重。


要檢測肝臟是否健康,建議到肝膽胃腸科門診,需要搭配抽血檢查肝功能相關指數,以及腹部超音波檢查,才能完整評估。罹患慢性肝病的患者,則建議每三至六個月追蹤肝功能指數及腹部超音波檢查,並由醫師評估是否需要接受藥物治療。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是預防慢性肝病併發症的最佳方式。(圖文提供/常春月刊)


延伸閱讀:
睡醒、下午常水腫? 醫揪日常「6個壞習慣」:運動太激烈也中
雙腳老是水腫難消? 20-40歲女性當心「這病」作祟


編輯:潘哲宇


更多NOW健康報導
▸C肝追蹤莫輕忽!八旬肝癌嬤難動刀 標靶藥物成契機
▸卵巢癌確診多晚期治療棘手 阻止腫瘤血管新生延長存活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