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賴以玲/台中報導】家住台中霧峰現年65歲的胡先生身體一向硬朗,日前報名醫院舉辦的腹部超音波篩檢活動,竟意外發現右肝有性質不明腫瘤和5.5公分囊腫;另住草屯的40歲李女士也因為參加活動,赫然檢查出中度脂肪肝及左肝性質不明腫瘤。這些發現都令他們驚呼:「平時根本沒有任何徵兆啊」,醫師提醒,肝癌是沈默殺手,高風險族群務必定期追蹤。
147位檢查就有132人異常 比例高達9成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肝膽胃腸科主任陳家禹表示,院方日前與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合作舉辦腹部超音波檢查活動,發現147位參加者中,異常人數多達132人,比例將近9成,其中更有12位掃到性質不明腫瘤,年齡分布相當廣,從40歲至65歲都有,且皆為首次發現,平時並無不適症狀。
不少民眾透過超音波螢幕看到腫瘤影像時,心情頓時陷入沈重與錯愕,有人更表示「每天活動都很正常,感覺不到有異狀啊」,有人則說回家之後要立刻通知親朋好友務必抽空篩檢,以免錯過治療黃金時間。
杜絕肝病三部曲 及早揪出病灶根除治療
陳家禹指出,根據衛福部統計,肝癌高居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第2位,通常是因慢性B型肝炎及慢性C型肝炎引起,一旦感染B、C肝後,有些人就會轉變為慢性肝炎,再轉變為肝硬化,最後罹患肝癌,「這就是肝病三部曲」。
此外,化學或天然致癌物也與肝癌的發生有關,例如黃麴毒素會增加B肝患者罹癌的機率,酗酒導致酒精性肝炎、肝硬化,也會提高致癌風險。
陳家禹指出,早期肝癌通常沒有症狀,臨床上許多小於5公分的肝癌,大多是在定期身體檢查中無意間發現。通常肝腫瘤長大1倍,需要4個月時間,欲知肝臟是否健康,必須靠抽血和腹部超音波檢查,而降低肝癌死亡率的關鍵在於,必須趁腫瘤尚未長大、出現症狀前,就先揪出病灶,並根除治療。
陳家禹提醒,其實肝癌發現得早,都有機會完全治癒,且目前治療肝癌的方式相當進步,民眾不必過於擔心。建議有肝炎患者,每6個月要接受抽血及腹部超音波檢查,肝硬化患者,每3至6個月做1次檢查,才能早期發現肝臟腫瘤,早期治療。
更多NOW健康報導
▸復健科醫師解析手部疼痛成因 增生療法幫助縮短恢復期
▸戴口罩悶熱讓鼻塞患者難呼吸 鼻整形功能矯正兼顧美觀
延伸閱讀
-
金融業男子腹痛發現15公分肝腫瘤 免疫組合治療助存活
癌症新知 / 肝癌10668有1名50多歲從事金融業的男性,本身為B肝病患,因肚子脹痛不舒服就醫,超音波發現15公分肝腫瘤無法開刀,因無肝硬化且肝功能正常,醫師建議使用免疫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治療3個月後,因腫瘤壞死縮小得以開刀切除,術後2至3個月持續追蹤,所幸目前肝臟無腫瘤也無併發症,恢復原先正常生活。 -
職場女性家庭事業兩頭燒 醫師曝「這2項」健檢不可少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281現代職場女性角色真的不好當,上班忙工作、下班忙照顧家庭,總是家庭事業兩頭燒,往往忘了照顧自己的健康。目前台灣染疫規模不斷擴大,讓大家開始重視自我健康管理,然而健康檢查項目繁多,到底該怎麼選,北投健康管理醫院主任醫師沈彥君提出2項建議以供民眾參考。 -
晚期肝癌治療與時間賽跑 免疫療法合併標靶新藥求生機
癌症新知 / 肝癌3044近年來國內對於晚期肝癌患者,在肝功能良好的情況下,多建議採用所謂的合併治療,也就是1加1大於2的概念,例如免疫療法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讓患者在多重藥物機轉作用下,提升治療反應率。 -
全球4分之1人口有脂肪肝 這樣做避免肝硬化及肝癌危機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1534依108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肝癌為國人10大癌症發生率第4位,發生人數為1萬1,272人。肝臟相關病變早期並無明顯症狀,是不容忽視的沉默殺手,其相關死因序位及發生率都在前幾名,民眾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
B群解疲勞、提神!挑單品或複方? 飯前、飯後吃有差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359B群中各種維他命如果各自分開服用可以嗎?營養師林孟瑜指出,若本身沒有特殊疾病或是特殊飲食的族群,不建議分開服用,生化代謝是個複雜的過程,維他命B群一起服用,具有相輔相成的效果;而在維他命B群中,維他命B12最多被單獨製成一定劑量的藥品,其次是維他命B6,至於維他命B1 及維他命B2則很少被單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