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青少年憂鬱症有端倪? 情緒低落、反應呆滯是警訊

3358
王詩茜 報導
情緒低落、反應呆滯 分享兒童青少年憂鬱症看診故事
▲林建亨醫師提醒家長與社會大眾對青少年憂鬱議題應有進一步的關心與認識。(圖/新竹台大分院提供)

【NOW健康 王詩茜/新竹報導】16歲的莫姓女同學,原本個性外向,最近因為情緒低落無法持續穩定上學,時常請假,所以父母親在學校輔導室建議下,陪同莫同學至新竹台大分院生醫醫院竹北院區兒童心智科門診接受評估。莫同學最後被診斷為重鬱症,持續接受專業治療中。


不自主哭泣、呆坐 憂鬱症者出現遠離人群現象


心急如焚的父母帶著沉默的莫同學進入診間,陳訴莫同學這兩個多月來的變化:情緒低落,表情淡漠,動作反應緩慢,思考變得遲鈍,睡不好也吃不下飯,常常把事情做負面的連結,覺得自己沒有希望,有莫名的罪惡感,經常不由自主在哭泣。


特別是莫同學時常對家人的叫喚沒有反應,眼神空洞地獨自坐在房間,或1個人無意識的癱坐在地板上。聽著父母敘述的話,莫同學在診間流下淚來,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發生了什麼事情,有時會有死亡的念頭突然闖進腦海中,明明不想死,卻感覺自己離死亡越來越近,甚至有時候會聽到有莫名的聲音在呼喚自己,讓心情更低落了。漸漸地,不想接觸人群,也害怕人多的地方。


父母親表示莫同學最近的生活與學校環境沒有特別的變動發生,也排除學校霸凌的可能性,莫同學有上課的日子同學們都很關心她,也會協助她完成作業。莫同學說到過去有一段時間很快樂,情緒狀況跟現在完全相反,開心又有動力,喜歡參加社團、交朋友。另外,莫同學的父母親也表示家族中有精神科病史存在。


生理鑑別加上心理評估 兒童心智科診斷莫同學症狀


新竹台大分院精神醫學部兒童心智科林建亨醫師表示,兒童心智科是精神科的1個次分科,兒童青少年患者的憂鬱情緒常需要做生理疾病的鑑別,若呈現非典型的病程,則需要進一步安排檢查。所以莫同學在醫療協助下,接受了相關的評估,其中也包含心理衡鑑,以了解莫同學的認知功能、情緒狀況、智力分布狀況、反應速度、及專注力的標準化評估與情緒行為的結構化評估。


透過一系列結構化評估,莫同學的精神科初步診斷為重鬱症,併有躁鬱傾向,至於出現對家人叫喚反應不佳及疑似肢體癱軟狀況,進一步在腦波檢查下發現有腦部異常放電情形,確診癲癇,並轉介小兒神經科門診合併照顧,在門診歷經8周的藥物治療及家人的溫暖陪伴支持下,莫同學又恢復健康的笑容,目前持續接受門診治療中。


林建亨醫師說明,憂鬱狀態患者會呈現情緒低落、對原本感興趣的事物失去動力、失眠或嗜睡、食慾變化、體力變得不好、沒有精神、動作與思考反應變慢、覺得無助無望、專注力降低、覺得有罪惡感、甚至有死亡的念頭或傷害自己的想法。憂鬱狀態可能是不同精神疾病,包括憂鬱症、躁鬱症或思覺失調症的前驅症狀,所以需要精神科專科醫師做詳細的評估診斷。當然也不要忘記,最重要的是理解與陪伴,所以父母及家人的溫暖陪伴是支持孩子走出憂鬱情緒的最大動力來源。


更多NOW健康報導
▸復健科醫師解析手部疼痛成因 增生療法幫助縮短恢復期
▸戴口罩悶熱讓鼻塞患者難呼吸 鼻整形功能矯正兼顧美觀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