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碎一點都不誇張! 壓力性心肌症容易與心肌梗塞混淆

3260
葉立斌 報導
心碎一點都不誇張! 壓力性心肌症容易與心肌梗塞混淆
▲通常有生理上的重大疾病或意外,以及心理壓力,都會造成心碎症候群。(圖/NOW健康製作;圖片來源/ingimage)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1名19歲少年因嚴重車禍合併腦出血、胸骨骨折和氣胸住院治療,住院過程中心電圖呈現T波倒置和心臟酵素節節升高等疑似心肌梗塞的表現,當時醫師感到很驚訝,心肌梗塞發生的年齡,已經下降到19歲?其後,為少年執行心臟超音波檢查發現,左心室表現章魚壺心肌症的收縮模式,才診斷為心碎症候群。


心碎真是心病! 壓力性心肌症心臟會縮成章魚壺 


心碎症候群又稱為壓力性心肌症或章魚壺心肌症,在1990年時由1位日本醫師提出,因為病發時,心臟收縮形狀像是傳統捕章魚使用的壺,因而得名。


這是由生理或心理壓力引起短暫性心肌病變,過去病患大多預後良好,最近研究顯示約有5%的病人因合併心因性休克而死亡。棘手的是臨床表現容易與心肌梗塞混淆,甚至不少病人是做完心導管檢查排除急性心肌梗塞後才診斷心碎症候群。


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醫師簡韶甫表示,此病好發於停經後的婦女,平均年齡為65至70歲,抽菸、酗酒、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焦慮以及憂鬱也是此病好發的危險因子,年輕人罹患心碎症候群也是女性多於男性。


生理上重大疾病或意外及心理壓力 都會造成心碎症候群


罹患心碎症候群的病人會有什麼症狀呢?簡韶甫醫師指出,最常見的症狀為胸痛,其次為喘和頭暈,也可能會有全身無力或昏倒。


通常有生理上的重大疾病或意外,以及心理壓力,都會造成心碎症候群,生理上的有腦中風、肺炎、消化道出血、癌症、骨折等,心理上的有失去至親、離婚,甚至地震之後,心碎症候群病人數量會明顯上升。


該如何治療? 嚴重可能需用葉克膜


治療方式以支持性療法為主,且治療持續到左心室恢復功能為止,大部分在症狀發生3周內左心室收縮功能會慢慢恢復。若是症狀輕微不一定需要藥物治療,但若已產生心臟衰竭的症狀及左心室功能顯著下降建議及早介入治療。


藥物治療原則等同心臟衰竭治療,以血管擴張劑和利尿劑減輕肺水腫及周邊組織水腫、血管收縮素轉化酶抑制劑減少左心室重塑、β-受體阻斷劑降低心臟耗能,醛固酮抑制劑也被認為有幫助。


若病人已進展至心因性休克,應給予強心劑或血管收縮劑以維持其他器官之正常血液灌流,倘若仍無法改善心因性休克則要考慮體外膜氧合(葉克膜)治療。


95%的病人於幾周內能完全恢復,每年的復發率為1.5%。由情緒壓力引起的心碎症候群預後較佳。不過,最近研究顯示院內死亡率為5%較過去1%至2%明顯上升,主要發生在血壓不穩定的病人。簡韶甫醫師強調,經由詳細的診斷後施行個人化治療為目前治療的原則。


更多NOW健康報導
▸男言之隱的勃起功能障礙 新一代口服藥讓愛愛不必久等
▸研究顯示愛喝茶和咖啡好處多 有助於預防失智症及中風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