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俗諺有說:「小寒大寒,凍成一團。」今年小寒發生在1月5號,中醫師涂育維提醒,「小寒」正值一年中最冷的「三九天」前後,寒流一波波來襲,在中醫的觀念中「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意思是在最寒冷的冬天好好補養身體,休養生息,來年身體不會發太多毛病。
小寒養生「賴床」有理 注意頭頸部保暖
涂育維說明,小寒期間的日常生活養生,《黃帝內經》就開宗明義說「早臥晚起,必待日光」,意思是讓大家晚上沒事早點窩進被子睡覺,早上睡晚點再起來,最好等到太陽都出來再起床,鼓勵大家光明正大的賴床。
至於外出,根據「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特別頭是諸陽之會,體虛手腳冰冷或免疫系統比較差的人,這種比較陽虛的人更要注意頭頸部的保暖。
涂育維提醒,運動時也是,盡量不要在冬天寒冷的戶外做太激烈、會大量流汗的運動,以免出汗後毛口疏鬆,容易吹風受寒,可以小小的微發其汗,皮膚微微有汗這樣,不過也要注意運動後把汗擦乾,不要穿著濕衣服受風寒了。
「當歸生薑羊肉湯」祛寒溫補 藥膳食補暖暖過冬
另外,在食補方面,涂育維指出,幫助祛寒溫補的食材,比起相對容易上火的麻油雞或燒酒雞,相對安全又非常適合女性補充營養、活血去濕的藥方,就是傳承自東漢張仲景《金匱要略》的藥膳湯方,原文寫著:「寒疝,腹中痛,及脅痛裡急者,當歸生薑羊肉湯主之。」
涂育維進一步解釋,簡單的說,就是適用於比較虛寒的體質,而其中的當歸可以增加血液循環提升養分吸收效率;生薑幫助脾胃散濕氣;羊肉屬溫,在中醫中也屬於比較可以補血滋養的動物食材。
雖然這道藥方相對溫和,但如果要嘗試還是最好跟中醫師討論,畢竟每個人體質和狀態不同。所以如果真的想喝個口味不錯,又可以暖暖過冬的可以嘗試以下食材:
【小寒食補】當歸生薑羊肉湯
▸材料:當歸約3錢、生薑5片、羊肉50克
▸做法:
1.將帶筋羊肉汆燙去除血水後撈出備用,怕羊肉腥味的可以加入米酒汆燙。
2.將藥材當歸、生薑清水沖洗乾淨後,可將生薑切絲。
3.當歸、生薑、羊肉放進鍋子,加入適量清水至少蓋過肉,大火煮滾後,再轉以小火燉至羊肉熟爛,最後再隨喜好再加少許調味料即可。
更多NOW健康報導
▸燕麥奶、牛奶、豆奶都有「奶」字 其中「非奶類」是它
▸油炸後的九層塔菜葉 幾乎可以與熱量劃上等號建議少吃
延伸閱讀
-
春天乍暖還寒易誘發三叉神經痛 中西醫治療觀點1次看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1530中醫師涂育維解釋,三叉神經痛是一種原因未明的疾病,指的是面部三叉神經分布區內短暫的、反覆發作的、陣發性劇痛,往往會痛數秒到1至2分鐘,反反覆覆發作。患者常形容這種痛就好像閃電般撕裂、針刺、燒灼的強烈痛楚,通常多見於面頰、上唇、舌部等,嚴重時,有的患者甚至刷牙洗臉時,觸碰到臉部都會誘發這種疼痛。 -
強烈冷氣團來襲低溫下探 三高患者慎防心血管疾病猝發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294俗話說:「春天後母面」,隨著時序入春,天氣變化大,因應又一波冷氣團報到,屆時各地感受寒冷,民眾應留意氣象預報。根據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資料顯示,2月19日強烈大陸冷氣團南下,2月20、21日強烈大陸冷氣團影響,這3天各地天氣較冷,最冷的時間落在週日晚間到週一清晨,各地低溫大多落在10到12度之間。 -
濕冷天過敏就醫人數激增 1方法改善重新建立免疫系統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1504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兒童過敏免疫科王怡人主任表示,台灣過敏性鼻炎盛行率約為26.31%,20歲以下更高達37.8%,超過8成的中重度過敏性鼻炎患者因症狀嚴重,影響正常生活品質、睡眠、工作或學習表現。過敏性鼻炎以避免接觸過敏原、藥物治療為主,若療效不佳才會進一步以手術治療。 -
冷氣團來襲被子怎麼蓋才會暖? 選被毯首要考量「它」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1520從網友熱議的被毯材質話題中,可以發現在天氣轉涼後,民眾對於「羽絨被」、「羊毛被」、「天絲被」等冬被的討論聲量增加。其中,「羽絨被」除了蓬鬆保暖外,重量也較輕,受到不少網友推薦表示「(羽絨被)真的又輕又暖」等。同樣具保暖效果而備受熱議的「羊毛被」,也常見網友請益「羊毛料保養」等問題,不少民眾擔心羊毛被「水洗或烘乾後縮水變形」的情況。 -
「補冬4大暖男」暖度指數比一比 中醫師教你正確吃法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1557近期氣溫直直落,又是麻油雞、羊肉爐登上所有人餐桌的時刻。施昀廷在柴胡中醫不中二分享補冬4大暖男,也就是華人圈常見的4項料理:麻油雞、薑母鴨、羊肉爐、藥燉排骨,這些料理該怎麼吃才最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