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人力銀行統計,有4成多的青年投履歷未獲回音。醫師建議,求職者可盡量充實自己,並對自己保持耐心。(圖/NOW健康製作;圖片來源/Ingimage)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畢業季接近,近期不少大學舉辦就業博覽會,各類的科技、金融產業積極向學生們招手;有時捷運上也能看到就業博覽會等廣告。因疫情影響就業市場,產業大洗牌,不少即將畢業的「新冠世代」學生們,對於求職感到焦慮;不只是新鮮人,稍有年資的求職者也對產業變動,感到憂心忡忡。
近半數投履歷無回音 平均尋職時間1.7個月
日前104人力銀行發表「2021學生就業調查」發現:新鮮人求職的3大困擾,前3名分別為:49.4%的新鮮人自覺能力不足、47.4%的新鮮人投履歷無企業邀約、44.2%的新鮮人不清楚自己適合什麼職務。另一方面根據民國109年勞動部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青年勞工初次就業年齡平均為21.2歲,平均尋職時間為1.7個月,尋職時間以「1個月以內」占66.9%為最高,其次「超過1個月到3個月」占19.9%,兩者合計占86.8%。然對於北漂族而言,台劇《大債時代》的台詞「只要呼吸就是花錢」正是現在很多青年的寫照,1個月的待業時間實屬難熬。
精神科醫師建議 留得青山在 不怕沒柴燒
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他曾遇過20出頭的新鮮人,因為經濟壓力以及低成就感,有相當嚴重的焦慮等身心症狀,也有做任何事都提不起勁,以及睡眠不佳等。他觀察到有這困擾的個案中,以女性略多於男性。他建議個案調整生理與心理環境,投以適當藥物幫助睡眠、減輕焦慮感。他當時建議個案「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並同時以此建議有相同困擾的青年:求職本身就是需要耐心的,有類似困擾的當事人對自己多一點耐心,並盡可能充實自己。
延伸閱讀
-
有焦慮症困擾!恐懼、緊張油然而生 6種食物有助減緩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1422根據全國精神疾病聯盟的數據,焦慮症是美國最普遍的精神疾病之一,影響了4000萬18歲以上的成年人,焦慮症包括恐懼症、廣泛性焦慮和社交焦慮等。然而,所有焦慮症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在沒有威脅性的情況下持續、過度的恐懼或擔憂,而持續的緊張、擔憂和緊張感,皆會干擾日常生活。研究指出,鮭魚、洋甘菊、薑黃、綠茶、優格、黑巧克力可以緩解焦慮。 -
只是青春期?孩子真正的情緒問題 超過半數父母難覺察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1326不少電影或動畫,都會討論到青春期的青少年,而有關情緒的困擾,也有部分影集提到。大家都知道,青春期的孩子在身心上會面臨極大挑戰,過去的父母僅要求孩子讀書,刻意忽略而造成部分長遠的不良狀況。 -
主婦焦慮疫情!吃飽就狂跑廁所 醫師:大腸激躁症引起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1329本土Omicron疫情升溫,兒童染疫衍發重症個案增加,許多家長憂心忡忡。近日,醫院內有出現緊張情緒的媽媽,因疫情很不安,常常腹痛,每天都要上廁所好幾次,就醫後才發現是大腸激躁症。 -
規律運動好處多! 這2類人比常人更可降低心血管風險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1481根據1篇今年3月發布於《Science Daily》的研究指出,運動能夠促進大腦激素,抵消壓力並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罹患憂鬱症或焦慮症患者透過規律運動在心血管健康上所帶來的益處高出1倍。 -
疫情對Z世代造成巨大負面衝擊? 專家提出7大關鍵解套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318COVID-19 疫情蔓延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個充滿壓力的時期。除了對冠狀病毒的擔憂外,人們還不得不面對,疫情對健康、經濟、政治和社會動蕩帶來的負面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