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楊芷晴/台中報導】台灣賽車教父廖老大(廖志賢)日前曾在直播提及自己過去體重飆破100公斤,同時患有高血壓和早期糖尿病,為了健康而減重,以激烈的節食手段或吃市售減肥藥,卻都以復胖告終,最終靠袖狀胃切除手術減重成功。
重度肥胖合併慢性病 可申請健保給付接受減重手術
中國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國際代謝形體醫學中心院長黃致錕指出,體重控制一直以來與健康指標有正相關,醫學上早已有無數研究證實,過度肥胖者罹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惡性腫瘤等慢性疾病的機率愈高,死亡率也較一般人高。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身體質量指數(BMI)只要超過27,抑或男性腰圍大於或等於90公分、女性腰圍大於或等於80公分即構成「肥胖」,若BMI超過35 為重度肥胖。譬如175公分的男性體重到達100公斤,BMI就有32.7。自去年開始,如果BMI 超過32.5,同時合併相關併發症及慢性疾病,就能申請健保給付,接受外科減重手術治療。
減重手術主要有胃繞道手術、袖狀胃切除手術和縮胃曠腸等術式,而賽車教父廖老大在直播中提到他百公斤時接受黃致錕院長的「胃切」手術其實就是袖狀胃切除手術,術後隨著體重下降至標準範圍,身體也逐漸恢復健康。
袖狀胃切除手術擔心復胖—建議考慮合併小腸繞道手術
黃致錕院長表示,袖狀胃切除手術是利用腹腔鏡將胃大彎部分垂直切除約70%左右的胃容量,胃大彎是分泌飢餓激素的部位,切除後便能大幅降低患者的飢餓感、胃容量下降,少量進食就會有飽足感,且短、中期減重效果顯著,體內沒有異物植入,手術風險又比胃繞道手術低,手術時間與恢復期都相對較短。加上因為沒有改變腸道吸收,營養吸收不良大幅度減少。
然而,黃致錕院長補充說明,與複雜度高的胃繞道手術相比,袖狀胃切除手術的復胖機率會相對高一些。若出現復胖情況,患者應同步檢視術後是否有錯誤的飲食習慣,像是以喝飲料、吃零食取代正餐;若因壓力出現情緒性進食則需考慮合併身心科治療;若是腸胃道荷爾蒙紊亂,患者會比常人更容易感到飢餓,此時會建議考慮合併小腸繞道手術,BMI超過50以上的患者也適合加入小腸繞道手術,以減少復胖機率,如縮胃曠腸或是縮胃繞腸手術。
減重手術須經由醫師評估 術後仍須調整飲食
黃致錕院長建議,如有民眾因過胖引發身體疾病,應考慮積極接受減重治療,減重手術前須經胃鏡檢查,由醫師評估確認手術合適性,袖狀胃的切除大小是經過醫學精準計算的結果,保留太多可能會造成減重效果不佳或復胖率高,保留太少也可能會使患者進食量過少,造成往後體力虛弱,因此切除部位多寡並非患者能自行指定。術後3個月需調整飲食速度及種類,學會細嚼慢嚥,避免菸酒及刺激辛辣物,也需適時補充維生素,幫助維持營養均衡。
更多NOW健康報導
▸居隔期間毛寶貝怎麼如廁? 專家傳授居家訓練1次上手
▸全台每4人有1人高血脂 3大高危族群更應控制壞膽固醇
延伸閱讀
-
體重破百肥胖傷身 縮胃曠腸搭飲食控制慢性病不藥而癒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2087炎炎夏日,穿著清涼不僅能減少身體的熱氣及汗水,愛美的男女還能藉機展露好身材,不過看著街上袒胸露背的年輕人,41歲的王姓男子卻對此景唉聲嘆氣!因為他的體重長年居高不下,飆升到133公斤、BMI值超過37,嘗試過各種減肥方式,卻都以復胖收場,最終透過以縮胃曠腸手術成功減去57公斤,歷經1年不復胖,才得以看著路人的好身材,微笑踏出輕盈步伐。 -
醫院實施「全植物飲食」! 助同仁成功減重3周瘦5公斤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1736台中慈濟醫院舉辦「全植物飲食改善體驗活動」,有男同仁以前總是減肥失敗,但在參加活動3周後瘦下5公斤,半年瘦了15公斤。 -
減肥復胖飢餓感惹禍 縮胃曠腸調節腸胃荷爾蒙終結肥胖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1877國際代謝形體醫學中心黃致錕院長表示,BMI超過32.5就屬於病態肥胖,一般減重方式效果有限,如有肥胖併發症危險因子,建議接受可同時調整飢餓素及飽足荷爾蒙的減重手術,才能有效降低日後復胖的機率。 -
胃鏡肉毒桿菌素治療變小鳥胃 「縮胃針」減食量不動刀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3106辛明哲主任指出,過去3年,中國附醫國際代謝形體醫學中心是全台最大的胃鏡肉毒治療醫學中心,累積約600至700名患者,在臨床資料上顯示,該手術在BMI高、食量大、體重重男性效果特別好,患者在接受治療後,胃部飢餓感下降,能明確降低食慾;輔以飲食、運動治療,可以達成減重的效果。 -
第2型糖尿病治療除藥物、胰島素 減重代謝手術也奏效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1949根據健保大數據顯示,全國約有300萬名糖尿病患者,其中9成(270萬名)為第2型糖友,黃致錕院長表示,以往治療都以口服藥物、胰島素針劑、運動及飲食控制為主,最近10年已將減重代謝手術列為治療選項之一,適用於輕度肥胖以上的糖尿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