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篩檢異常!不做這檢查 醫師曝:死亡風險增6成4

4043
陳郁茹 報導
大腸癌篩檢異常!不做這檢查 醫師曝:死亡風險增6成4
▲根據最新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大腸癌蟬聯14年為癌症發生人數之首,代表每30分鐘就有1人罹患。(圖/NOW健康製作;圖片來源/ingimage)

【NOW健康 陳郁茹/台北報導】根據最新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大腸癌蟬聯14年為癌症發生人數之首,代表每30分鐘就有1人罹患。為降低大腸癌對民眾的威脅,國民健康署針對年滿50歲至未滿75歲之民眾,提供糞便潛血檢查,每2年1次定期篩檢,可有效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但若民眾篩檢出異常,卻不接受大腸鏡檢查,死亡風險將增加6成4。


早期大腸癌治癒率高 政府籲:篩檢異常盡快治療


一般來說大腸癌是可預防的,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痊癒率相當高,國民健康署表示,早期大腸癌診療的存活率高,5年存活率達9成以上,但第4期大腸癌5年存活率則不到2成。另研究資料顯示,篩檢結果異常的民眾若是延遲確診,其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將大幅增加,超過1年才接受大腸鏡檢查者,罹患進行型大腸癌風險更高達2.8倍;建議於篩檢異常6個月內接受大腸鏡檢查。


台大醫院內科部醫師邱瀚模指出,糞便潛血檢查結果為異常者較一般族群罹患大腸癌風險高20至30倍,若未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進而找出病兆,並予以處理,則大腸癌的死亡風險將增加6成4!


國民健康署也補充,當大腸癌篩檢結果呈現異常,通常是大腸息肉與大腸癌高危險群,請民眾一定要儘早接受大腸鏡檢查,如有發現息肉,也能在檢查過程中一併切除,無需再進行額外的手術。


大腸癌發生率隨年齡增加 定期篩檢注意防癌


關於大腸癌的危險因子,國民健康署透露,民眾如有肥胖、缺乏運動、抽菸以及大腸直腸癌家族史等,建議平時維持規律的運動習慣,有助於體內新陳代謝;飲食方面,應多攝取富含膳食纖維的新鮮蔬果,以促進腸胃蠕動,肉類的攝取需避免紅肉、加工肉品及高脂肪部位等。


最後,國民健康署呼籲大家,防疫的同時,也別忘了防癌,糞便潛血檢查只需持健保卡至醫療院所領取採便管,在家就能輕鬆採檢,採檢後繳回採便管,流程簡單又安全,可避免長時間待在醫療院所。由於大腸癌的發生率會隨年齡增長而攀升,故定期篩檢才能「腸」保健康,遠離大腸癌,向腸癌說「不」。


更多NOW健康報導
▸你吃的圓鱈、扁鱈是「鱈魚」嗎? 食藥署教你如何辨別
▸排便不順嗯嗯太過用力嗎? 醫示警:小心引發腦出血!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