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陳郁茹/台北報導】維生素D是媽媽懷孕期間不可缺少的關鍵營養素之一,其有助於胎兒骨骼及牙齒健康的發育,但根據國民健康署106至108年「懷孕婦女營養狀況追蹤調查」結果,我國20歲以上懷孕婦女之維生素D缺乏的比率為30.2%,其中,孕婦曝曬日光的情形,每日不曾或很少(時間不到20分鐘)的比率達6成。
常見4大關於維生素D 解決媽媽們的疑惑
國民健康署指出,在106年至109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發現,我國20至49歲育齡婦女之維生素D缺乏的比率為43.5%(血清維生素D濃度小於20ng/ml視為過低)。為了讓孕媽咪們都能了解正確資訊,並攝取足夠的維生素D,國民健康署蒐集常見的4大迷思,要向外界宣導正確觀念。
▲國民健康署列出維生素D常見4大問題,希望幫大家解惑。(圖/國民健康署提供)
▸Q1:維生素D缺乏對媽媽及寶寶有什麼風險嗎?
▸A:維生素D主要功能為調控體內鈣與磷的平衡,可以促進人體骨骼代謝與健康的重要因子,也是胎兒骨骼、牙齒及生長發育之關鍵營養素,若懷孕期間維生素D嚴重缺乏,可能引發成人骨軟化症及嬰幼兒佝僂症等風險。
▸Q2:曬太陽維生素D就足夠嗎?
▸A:維生素D主要是經由皮膚暴露陽光下而產生的,而且隨陽光強度、季節、緯度、皮膚色素、使用防曬產品及衣物覆蓋面積多寡而有不同,故建議不塗抹防曬產品及適度透風的情況下,避開上午10點至下午2點間的日光直射時段,建議每週2-3次,每次10-20分鐘的適當日曬,以獲取維生素D。
▸Q3:透過飲食可以攝取維生素D嗎?
▸A:如果無法透過日曬獲取維生素D,依「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建議,維生素D每日建議攝取量為10微克,懷孕期間孕媽咪應攝取足夠維生素D,建議在日常飲食中攝取,如魚類、雞蛋、強化維生素D之乳製品外,並搭配充足鈣質的攝取,才能擁有健康的骨骼,同時讓胎兒的骨骼正常健康的發育。
▸Q4:維生素D過度補充有風險嗎?
▸A:維生素D屬於脂溶性維生素,有助於胎兒的骨骼及牙齒健康發育,建議透過日曬及飲食適度補充即可。如果大量使用補充劑,並同時過量攝取維生素D含量高的食物,造成體內累積過多而有維生素D中毒的現象,其主要症狀為高鈣血症,並有多尿、異常口渴及高尿鈣等情形,產生腎臟、血管、心臟、肺臟等軟組織的轉移性鈣化,影響到自身的健康。
隨時關懷孕婦的健康 民眾有疑問可利用管道解答
日曬及飲食是補充維生素D的不二法門,若在日常生活有攝取不足情形,必要時可諮詢營養師或在醫師處方指導下,補充孕婦專用的營養補充品。
國民健康署表示,準爸媽們如有孕期營養或孕產婦照護相關問題,可至「國民健康署健康九九+網站-孕媽咪好孕館」,或是「孕產婦關懷網站」查詢相關資訊,也可以撥打孕產婦關懷諮詢專線0800-870-870(國語諧音:抱緊您,抱緊您),將有專業人員解答及主動致電回復,歡迎準爸媽們多加利用。
更多NOW健康報導
▸火燒心、胃灼熱、乾咳 這些胃食道逆流警訊你也有嗎?
▸「夏至」養生宜「養心」 中醫建議養生茶飲護心增免疫
延伸閱讀
-
夏天遠離熱傷害! 國民健康署呼籲:熟記「3大要訣」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3026月已進入夏天的高溫氣候,今(21)日又逢24節氣中的「夏至」,臺灣的夏天炎熱又潮濕,人若長期處在高溫環境無適當防護措施,身體可能因無法正常調節體溫,容易發生熱傷害的情形。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提醒,民眾只要熟記「熱傷害3要訣」,就可一起遠離熱傷害。 -
確診康復者要注意! 研究發現:罹患肺血栓的風險加倍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1305最近1項大型新研究表示,與未感染新冠肺炎的人比起來,新冠肺炎康復者有肺血栓的風險是未感染者的2倍,出現呼吸道症狀的機會也增加了1倍。 -
母體缺乏維生素D!女嬰出生1天小腿骨折 確診佝僂病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1342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新生兒科主任林鴻志說明,新生兒佝僂病(Neonatal Rickets)是指骨骼軟化和弱化,通常是極度和長期缺乏維生素 D造成。 -
瑞德西韋可進入胎兒懷孕婦女適合使用嗎? 指揮中心回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1327近期大家都耳熟能詳的瑞德西韋,是新冠肺炎的中重症患者經常使用的藥物。陽明交通大學表示,被視為染疫高風險群的懷孕者,投藥後發現藥物可進入胎兒,顯示懷孕婦女用藥會有疑慮。 -
大腸癌篩檢異常!不做這檢查 醫師曝:死亡風險增6成4
癌症新知 / 腸癌2699為降低大腸癌對民眾的威脅,國民健康署針對年滿50歲至未滿75歲之民眾,提供糞便潛血檢查,每2年1次定期篩檢,可有效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