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衛福部今(30)日公布最新110年度國人10大死因排行,癌症連續40年蟬聯死因之首,110年5萬1656人死於癌症,占總死亡人數28.0%,平均每日142人死於癌症,癌症時鐘為10分10秒,與109年10分30秒相較,快了20秒,研判與疫情有關,癌友擔心感染,而延誤回診。
▲110年10大癌症死因。(圖/衛福部提供)
進一步分析10大癌症死亡率排名,第1名為氣管、支氣管和肺癌,其次為肝和肝內膽管癌,結腸、直腸和肛門癌,以及女性乳癌、前列腺(攝護腺)癌、口腔癌、胰臟癌、胃癌、食道癌、卵巢癌。與前1年的10大癌症死因順位相同,沒有變化。
▲近年1、2月低溫天數及死亡人數增減幅度。(圖/衛福部提供)
統計顯示,110年死亡人數計18萬4172人,較109年增加1萬1105人,這是自2016年霸王寒流後,首次出現死亡率及標準化死亡率雙增現象,衛福部認為,這與人口老化,及110年1至3月低溫寒冷等因素有關。
▲110年10大死因。(圖/衛福部提供)
110年10大死因依序為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肺炎、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與109年10大死因相較,高血壓性疾病排名由第7名升至第6名,事故傷害則降為第7名。
▲110年死亡人數按年齡別統計。(圖/衛福部提供)
進一步分析各年齡主要死因,1至24歲死亡人口以事故傷害居死因首位;25至44歲族群則以癌症與自殺為主;45歲以上死因前2名為癌症與心臟疾病。
▲110年COVID-19死亡人數按年齡別統計。(圖/衛福部提供)
統計另顯示,去年896人死於新冠疫情,主要為65歲以上,在死因排行榜上位居第19名。
▲近年65歲以上人口死亡概況。(圖/衛福部提供)
衛福部統計處指出,近5年65歲以上人口每年增16至17萬人,受該年齡層人口快速增加影響,死亡人數隨之增加;如果剔除人口規模因素後的死亡率觀察,2016年到2020年,65歲以上每10萬人口死亡率則呈逐年下降趨勢。
新增癌症人數逐年攀升,衛福部表示,定期篩檢可降低癌症死亡率,鼓勵民眾善用政府公費補助成人5癌篩檢,早發現早治療,補助對象及時程如下:
▸30歲以上婦女每年可接受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
▸45至9歲婦女、40至44歲2等血親內曾罹患乳癌的婦女,每2年1次乳房攝影。
▸50至74歲民眾每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
▸30歲以上嚼檳,含已戒或吸菸民眾、18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原住民,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
▸肺癌家族史(50至74歲男性或45至74歲女性)、重度吸菸史的中老年人,每2年1次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肺癌。
▲110年癌症死亡人數按年齡別統計。(圖/衛福部提供)
更多NOW健康報導
▸7月1日口罩繼續戴! 這4大族群後天開始可追打第4劑
▸確診康復者恐留新冠後遺症 醫師:別慌!通常會漸好轉
延伸閱讀
-
衛福部預告修正 健康食品之牙齒保健功能評估方法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1207衛福部)於8月17日預告修正「健康食品之牙齒保健功能評估方法」草案,名稱並修正為「健康食品之牙齒保健功效評估方法」。草案之預告評論期60日,蒐集各界意見。 -
127萬劑BNT幼兒疫苗周五抵台 王必勝:擬8月底開打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242衛福部食藥署於8月1日通過BNT兒童疫苗的EUA,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議預防接種組(ACIP)在8月8日開會決議疫苗接種間隔時間。另測試品已經抵台。 -
真假蜂蜜難分辨!明年7月新規上路 簡單1張圖包你秒懂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1264飲用到摻有糖漿的假蜂蜜,可能攝取更多熱量。但營養師劉怡里表示,很難從外觀及香味,來難分辨蜂蜜真偽,顏色深淺,更是難以辨識蜂蜜的好壞。為此,衛福部訂定「包裝蜂蜜及其糖漿類產品標示規定」,要求業者確實標示蜂蜜純度,預計112年7月1日上路。屆時蜂蜜及其糖漿類產品,應依其所含蜂蜜量的多寡來標示產品品名。如有混合來自不同產地的蜂蜜,就必須依照蜂蜜含量的多寡,來依序標示「蜂蜜原料原產地」,保障消費者權益。 -
罹癌影響工作!年輕病友收入低 6成付不出1年醫療費用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1307罹癌後人生是黑白的!1項最新調查發現,年輕癌友普遍年收入低於50萬元以下,超過6成因存款有限,只能支撐不到1年治療負擔。在罹癌後,因接受治療,影響工作,以致每月薪資減少5000至2萬元。 -
突破癌症抗藥性!北醫跨國研究 此法治癌成效近9成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1652台北醫學大學與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研究團隊找出癌症患者的抗藥性原因,同時發展出創新基因療法,未來有望搭配化學治療或免疫療法,提升逾9成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