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從選秀節目「超級偶像」出道的歌手朱俐靜在7月3日傳出因乳癌病逝,享年40歲。2021年1月5日,朱俐靜出席第3張個人專輯發片記者會上,坦承罹患乳癌,前一年春天接受健康檢查時,確診罹癌,正在接受治療。樂觀的她說,「只要體力允許,都想要一直唱下去!」,沒想到7月3日不幸病逝,享年40歲。 朱俐靜去年出自曝罹癌時表示,當時感覺「怎麼休息都覺得很累」,除了胸痛、腰痛,感覺全身疼痛,檢查後由醫師宣布罹患乳癌。
2021年代言乳癌防治 不到1年因癌離世
2021年10月,朱俐靜以病友身份出席粉紅絲帶乳癌防治公益記者會,談起病情時表示,每個月定期回診,持續服用中藥 和標靶藥物治療,承受皮膚變乾、臉部水腫、髮質變差等副作用,「花了一段時間讓自己不去在意這些事,現在每天像開獎,不知道有什麼副作用。」 衛福部2019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乳癌位居女性惡性腫瘤發 生率首位,占全部惡性腫瘤死亡人數的5.24%。就發生率來 說,乳癌發生率為所有癌症的第一名,108年乳癌新增人數 達1萬4865人,每10萬人中有88.9人罹患乳癌,且年輕化 趨勢明顯。
▲朱俐靜代言乳癌防治的活動。(圖/截取自朱俐靜FB)
醫師:年輕乳癌患者 腫瘤成長多數較快
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台北榮民總醫院外科部曾令民主任表示,美國40歲以下女性罹患乳癌比例不到5%,但分析國內新發生個案年齡,30至49歲患者人數逐年增加,35歲以下乳癌患者近9%之多,且腫瘤惡性度偏高。
曾令民表示,朱俐靜今年40歲,於38歲發現乳癌,屬於年輕乳癌患者,往往乳癌腫瘤成長快速,不少癌友確診時腫瘤就很大,為第2、3期,存活率較低。以第3期乳癌為例,40歲以上乳癌患者5年無疾病存活率逾70%以上,但40歲以下,僅有43%。乳癌篩檢以乳房X光攝影為主,可以偵測到乳房鈣化點或腫瘤,發現無症狀的0期乳癌。
國健署提供篩檢 直系親屬有乳癌病史者要記得
日前衛福部公布10大死因,其中癌症連續40年蟬聯死因之首,110年5萬1656人死於癌症,占總死亡人數28.0%,平均每日142人死於癌症,癌症時鐘為10分10秒。另方面細究各種癌症帶走的人之數目,可發現乳癌為第4名。
▲日前衛福部公布10大癌症死因,乳癌高居第4名。(圖/衛福部提供)
國健署提供45至69歲及40至44歲具乳癌家族史(指祖母、外婆、母親、女兒、姊妹曾有人罹患乳癌)婦女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曾令民建議,婦女朋友定期接受檢查,以降低乳癌對生命的威脅。
▲衛福部補助45到69歲女性,或是有乳癌病史的40歲以上女性,每兩年可做1次免費乳房X光攝影。(圖/截取自衛福部FB)
更多NOW健康報導
▸「清冠一號」是新冠救命特效藥? 中醫:沒確診別亂吃
▸罕病FAP好發中年族群 新藥有效延緩病程盼納健保給付
延伸閱讀
-
確診三陰性乳癌別慌! 醫師曝術前化療合併免疫新趨勢
癌症新知 / 乳癌1389「超偶」歌手朱俐靜月初不敵乳癌病逝,消息傳出後,引發各界對於女性癌症頭號殺手「乳癌」的關注。國內研究發現,台灣乳癌好發年齡為40至69歲,其中不乏未達公費乳房篩檢年齡的年輕女性,醫師呼籲女性朋友提高警覺,及早診斷和治療,即使是三陰性乳癌,若能早期治療,也有機會力拚達到近乎沒有癌症跡象的狀態。 -
乳癌術後有沾黏!致肩關節活動受限 醫:經復健可改善
癌症新知 / 乳癌134145歲陳小姐患有乳癌,接受手術治療成功後,患者卻發現自己手術側的肩關節活動度受限,且疤痕處有刺痛感,到醫院進行復健,狀況才大為改善。 -
乳癌患者「淋巴結陽性」復發機率高 早期治療可望治癒
癌症新知 / 乳癌1429台灣每年新增乳癌患者高達萬人,早期患者佔了8成;雖早期乳癌的5年存活率為90%,但患者的最大隱憂是復發,有20%到40%的患者可能要再次面對乳癌的威脅。醫師表示,只要能積極接受術後輔助治療,可有效降低復發率。 -
婦人患乳癌怕治療拖2年! 乳房鈣化點擴散、淋巴轉移
癌症新知 / 乳癌1408根據國民健康署資料顯示,乳癌為我國婦女發生率第1位之癌症,發生高峰約在45至69歲之間。台中1名60歲婦人檢查發現罹患早期乳癌,但因害怕治療,選擇自然療法希望扭轉病情。2年後再度就診,病灶已從局部鈣化進展為全乳房瀰漫性鈣化點,並出現淋巴轉移,在台中慈濟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林金瑤苦口婆心下,病人終於聽勸完成乳癌標準治療,病情也得到極佳成效。 -
民眾壓力爆表恐增加罹癌風險! 醫師:定期健檢很重要
癌症新知 / 乳癌1373聯欣診所副院長顏佐樺表示,有多篇研究發現,壓力可能是引起癌症的危險因子,亦會增加癌細胞生長轉移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