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今(5)日新增35914例本土病例,101例境外移入,新增103例死亡。
103例死亡個案 最年輕僅30多歲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今日新增125例本土中重症以上個案,分析今日的103例死亡個案中,有94人有重大疾病,58人未打滿3劑疫苗。
▲今日新增125例本土中重症以及103例死亡個案。(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關於今天的重症與死亡,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日公布的103例死亡個案年紀最輕者,為30多歲男性,有慢性精神疾病,未接種疫苗。6月21日發生咳嗽與呼吸喘,就診時做PCR陽性而住院治療,有肺炎情形,雖使用莫納皮拉韋仍因呼吸衰竭過世。
另外兒童重症部分則新增10歲男童,未接種疫苗,無慢性病。在5月28日感染過新冠疫苗;但在7月1有發燒到40度、腹痛與流鼻水,隔日又出現嘔吐與活力降低等症狀,3日家屬帶到急診,檢查發現有結膜炎、皮疹、血壓偏低等狀況,懷疑是兒童多系統炎症徵候群(MIS-C)進加護病房接受治療,使用免疫球蛋白與類固醇等,狀況趨於穩定但未出加護病房。兒童重症累計84例,MIS-C為27例,死亡的兒童維持21日沒增加。
▲今日新增103例死亡個案,年齡分布在30到90多歲。(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今日最年輕的死亡個案為30多歲,另新增1例10多歲男童疑有MIS-C。(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未來考慮降低專責病床數 住宿式機構投藥率超過9成
醫療量能部分,病床部分6區有超過5成,未來將持續開會討論下修病床數。最後是住宿式機構通報情形:確診工作人員為1.1萬人,確診住民累計至4.1萬,其中中重症為3351人,新增死者有155位,目前死亡人數累計達到1068人。
住宿式機構的投藥率仍超過9成,4類機構包含護理之家與老人長照機構等,開藥率都在9成2到9成6;另外精神照護與復健機構的住民年齡偏低,因本身有服用藥物以及年齡因素,開藥率是7成7,仍比最初的6成高。4類機構平均下來投藥比例是9成2,從住民確診到拿到藥的天數是0天,也就是當天就能拿到藥。
▲全國各區醫療量能回復到50%以上。(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全國各區醫療量能回復到50%以上。(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住宿式服務機構通報情形。(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住宿式機構的確診住民投藥情形。(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更多NOW健康報導
▸「清冠一號」是新冠救命特效藥? 中醫:沒確診別亂吃
▸罕病FAP好發中年族群 新藥有效延緩病程盼納健保給付
延伸閱讀
-
BA.5疫情來了! 羅一鈞揭快篩使用5大錯誤「恐白做」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242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與大家做宣導,表示因疫情可能升溫,很多人對快篩的操作與認知可能不夠正確,下波BA.5疫情中需要擔心是否會被感染。如有症狀可先做快篩,即使做過1次仍建議閱讀說明書再做,特別是不同廠牌的操作不同,需要看說明書才能了解正確的操作方式。 -
首批BNT幼兒疫苗127萬劑上午抵台 最快開打時間曝光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237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9)日表示,今(2022)年第一批採購Pfizer-BioNTech幼兒劑型疫苗127.68萬劑,於今日上午抵達桃園國際機場。 -
本土+22559!死亡+32 40多歲男發燒抽搐送醫仍不治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247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19)日宣布新增22,559例本土個案,260例境外移入,32例死亡個案。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天最年輕死亡案例為1名40多歲男性,僅打過1劑疫苗,本身無慢性病史,因發燒、抽搐送醫,但到醫院時心跳停止,搶救無效。 -
BA.5疫情升温開學延不延? 防疫夯話題指揮中心回應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3539月初是各級學校開學的日子,然Omicron BA.5疫情蠢蠢欲動,指揮中心也預估8月底、9月初將是BA.5帶來新1波疫情的時刻。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8日的記者會上,有部分媒體提問是否建議地方政府延後開學,發言人莊人祥僅說,在上個學年疫情嚴重時,都沒有延後開學或提早放假;應指延後開學「不太可能」。 -
北部出現國內首起BA.4家庭群聚 夫妻與2幼童全家確診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249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公布首起Omicron BA.4本土個案,北部的30多歲男性。今(17)日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確定他的太太(案7)也定序出BA.4,確定屬於家庭群聚。而兩人的小孩也確診,其中1名小孩的Ct值小於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