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中風大徵兆!症狀緩解仍存風險 積極就醫防疾病發作

3918
編輯部 整理報導
小中風大徵兆!症狀緩解仍存風險 積極就醫防疾病發作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50多歲的王先生在用餐的時候,突然右側肢體無力,而被送到急診室。


「醫師,我剛剛連筷子都拿不起來。」患者動了動手臂說,「不過現在已經好多了。」


「當時還有其他不舒服嗎?」醫師問。


「好像沒有其他不舒服。」患者搖搖頭,接著問,「請問這是小中風症狀嗎?」


「從目前的檢查看起來,應該是俗稱的小中風。」醫師說,「由於接下來發生中風的風險很高,所以建議使用兩種抗血小板藥物來降低中風的風險。」


暫時性腦缺血 可能是中風前兆


一般常聽到的「小中風」指的是短暫性腦缺血(或稱暫時性腦缺血,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腦中風中心主任吳秀娟醫師表示,患者會出現類似中風的症狀,例如肢體單側無力或麻木、口齒不清、失明等。相關症狀可能持續幾分鐘至幾個小時,並於24小時內完全恢復。


▲暫時性腦缺血可能是中風的前兆。(圖/照護線上提供)


「短暫性腦缺血是即將中風的警訊!」吳秀娟醫師說,「約有3分之1的短暫性腦缺血患者會發生中風,尤其在短暫性腦缺血發生後48小時內的風險最高。有研究指出,在短暫性腦缺血發生後1週內,中風復發的機會高達10%。」


短暫性腦缺血的危險因子包括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心房顫動、抽菸等。如果出現短暫性腦缺血的症狀,一定要盡快就醫,即使症狀自行消失,也不能掉以輕心。吳秀娟醫師說,很多人對短暫性腦缺血較沒有概念,出現短暫症狀時,可能會懷疑自己是太累了或是出現幻覺,而錯過治療的時機。


▲民眾掌握「FAST」口訣,有助及時發現腦中風。(圖/照護線上提供)


請大家要記住「FAST」口訣,「F」是Face,患者可能出現臉部不對稱如嘴角下垂、眼皮下垂;「A」是Arm,患者會肢體無力,無法維持兩隻手臂在平舉的狀態;「S」是Speech,患者說話會變得含糊不清、胡言亂語,可能無法聽懂別人說的話;「T」是Time,請務必把握時間,立刻送醫。


採用雙抗治療 預防二次中風


發生短暫性腦缺血後,即使症狀消失,也必須接受治療,以降低二次中風的風險。吳秀娟醫師說,短暫性腦缺血的患者會在急性期馬上使用抗血小板藥物,除非有不能吃藥的理由。根據台灣腦中風學會治療指引,非心因性高風險暫時性腦缺血(ABCD2 score ≥ 4)或急性輕微缺血性腦中風(NIHSS ≤ 3)發作24小時內,會使用雙重抗血小板治療,也就是阿斯匹靈搭配另一種抗血小板藥物,至少21天。


抗血小板藥物能夠避免血小板凝集,雙抗治療是使用兩種不同機轉的抗血小板藥物,進一步避免血栓形成。


▲醫師建議,採用雙抗治療,降低二次中風危害。(圖/照護線上提供)


針對短暫性腦缺血患者,目前台灣的健保並未給付雙抗治療。吳秀娟醫師說,不過患者大多願意自費使用第二種抗血小板藥物,畢竟二次中風可能造成更嚴重的損失,例如失能、甚至死亡。


「小中風其實等同於中風!雖然小中風症狀持續時間很短,但仍有很高的風險會出現二次中風,千萬不可輕忽。」吳秀娟醫師說,除了積極接受治療外,日常生活中請務必好好控制血壓、血糖、血脂,飲食方面要少油、少鹽,最好維持理想體重、規律運動、正常作息,請務必戒菸、避免過度飲酒。藥物治療與非藥物的治療,都同等重要!


筆記重點整理


1.短暫性腦缺血會出現類似中風的症狀,例如肢體單側無力或麻木、口齒不清、失明等。相關症狀可能持續幾分鐘至幾個小時,並於24小時內完全恢復。


2.約有1/3的短暫性腦缺血患者會發生中風,尤其在短暫性腦缺血發生後48小時內的風險最高。有研究指出,在短暫性腦缺血發生後1週內,中風復發的機會高達10% 。


3.發生短暫性腦缺血後,即使症狀消失,也必須接受治療,以降低二次中風的風險。


4.根據台灣腦中風學會治療指引,非心因性高風險暫時性腦缺血(ABCD2 score ≥ 4)或急性輕微缺血性腦中風(NIHSS ≤ 3)發作24小時內,會使用雙重抗血小板治療,也就是阿斯匹靈搭配另一種抗血小板藥物,至少21天 。(文章授權/照護線上)(點看下方了解更多)


文字編輯:陳曉彤
責任編輯:陳珍妮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濕疹患者冬季能進補? 中醫師告誡:這些地雷食材別踩
▸「美顏針」不限中醫! 台灣顏面針灸醫學會推向國際化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