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覺失調症患者康復後不想動? 運動治療介入重拾熱情

5161
陳郁茹 報導
思覺失調症患者康復後不想動? 運動治療介入重拾熱情

【NOW健康 陳郁茹/台南報導】40多歲的阿惠(化名)為思覺失調症病人,長期在醫院的日間病房進行復健及藥物治療,儘管幻聽與妄想已大幅改善,但負性症狀卻成為她恢復正常生活的一大阻礙。據家人描述,阿惠病情穩定,但缺乏活力,回家後就是坐在沙發上看電視,不愛運動也不參加任何活動。她在長期晚睡晚起、缺乏活動之下,體重逐漸增加,甚至需要服用糖尿病及血壓藥物,來管理越來越多的代謝問題。


負性症狀影響多大? 疾病康復也會缺乏生活動力


奇美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鄭琬霖說明,根據衛生福利部的統計,精神科就醫人數年年攀升,已經自2017年的261萬人,逐年攀升至2019年的280萬人。同1份報告也顯示,2019年共有6,223名領有精神科重大傷病卡的民眾死亡,他們的死亡中位數是72歲,較全國人民的死亡中位數77歲明顯較短,進一步顯示出精神疾病對病人生理健康的影響。


常見的慢性精神病包含思覺失調症、情緒障礙症(如憂鬱或躁鬱)等,會使這些族群的大腦產生一系列的變化,即使病情有所改善,仍然會面臨殘餘的認知症狀而影響生活,也導致功能退化比一般人快許多。


鄭琬霖表示,以思覺失調症為例,根據美國2006年腦影像學的研究顯示,病人在發病10年後,腦體積會比一般人少,代表腦部的某些功能區塊逐漸喪失原有的功能。因此在症狀殘餘期,仍會受到負性症狀影響,導致思考內容變得比較貧乏、興趣與動機都減少,常被照顧者們誤解為懶散。且除思覺失調症外,嚴重的憂鬱或躁鬱症也可能有上述類似的情形!


鄭琬霖指出,許多憂鬱症的個案在情緒改善後,仍會覺得精神不佳、精神疲乏,這是因為長期的情緒低落和壓力可能已經對部分大腦區域造成了結構性損傷或神經可塑性降低,導致即使情緒回穩,認知功能卻恢復得較慢。大腦改變不僅影響到病人的思維,也直接反映他們的生活方式上,多數患者會因為這些殘餘認知症狀而過著單調、缺乏活動的生活,他們往往選擇久坐不動,娛樂活動也相對減少,這樣的生活型態不僅讓精神狀態持續低落,還增加罹患糖尿病、高血壓等代謝性疾病的風險。


奇美醫院引進運動治療 改善精神患者健康問題


為了解決慢性精神病病人的這些挑戰,美國精神醫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撰寫一系列的文章,建議精神病病人多運動。鄭琬霖表示,院內日間病房也自今年5月起嘗試引入有實證基礎的運動治療方案,包括超慢跑和間歇運動,這2者在研究中均被證明能夠改善精神疾病病人的身體健康,也對精神症狀、睡眠的改善有莫大助益。同時運動活動時也結合同儕支持的力量,讓病友間的相互教學與鼓勵,不僅提高運動動機,還能改善社交技巧,對於減少孤獨感及提高自信心有很大的幫助。


鄭琬霖分享,以阿惠為例,家人曾多次嘗試陪她一起運動散步,想要改變其生活型態可惜效果不佳,這讓阿惠家人焦急之餘也認為,是因為阿惠懶散而不肯改變。但其實阿惠很在意自己的外貌和身體症狀,卻總納悶「為什麼以前這些很簡單的事,現在卻變得困難無比?」不知道該如何改變。


阿惠後來加入運動計畫,發現與病友們一同運動後,在彼此互相鼓勵下找到了動力,社交技巧和應對能力也慢慢提升,同時醫療團隊依其情況制定個人化的運動處方,1個月後她的血糖控制變好了,在醫師的建議下,減少了血糖藥物的劑量,不僅逐步恢復健康,也找回生活的掌控感!


鄭琬霖分享,院內推行運動治療方案3個月後,50名病友中有至少3人降低血糖藥劑量,另有2人血壓獲得改善,病友們也紛紛反饋,「運動後,白天精神變好,情緒好像也好了起來,更可以一覺到天亮!」未來也將計畫引入穿戴裝置,幫助病友更精確地監測運動量與運動強度,且可透過裝置輔助根據每位病人的運動表現,制定個人化的運動處方,以提高運動療效,讓病人持續保持動力,將運動真正融入日常生活中。


# 首圖來源/奇美醫院提供


更多NOW健康報導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嚴重恐致失明! 醫曝延緩病程1關鍵
▸醫科女大生近視雷射選SMILE全飛秒 眼科醫父親是關鍵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