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才能保護心臟健康? 研究:做家事也能保護心血管

3691
編輯部 整理報導
跑步才能保護心臟健康? 研究:做家事也能保護心血管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擔心心臟健康,卻總是抽不出時間運動嗎?根據1項最新的研究顯示,每天只要3分鐘的中等強度活動,就能明顯降低罹患心臟病的風險,幫助維持心臟健康,這對於忙碌或體力不足的長者可是莫大的好消息。


研究:無論動多動少 只要有動就對健康有幫助


別小看日常的瑣事,諸如準備餐點、掃地、修剪草坪、園藝或在屋裡快步走動,這些雖非正式運動,但也屬於「偶然體力活動」,在健康老化中發揮重要角色。然而,隨著年齡增長,許多人連這些基本動作都會漸漸減少,進而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根據刊登於《循環》(Circulation)期刊的研究內容,研究團隊以腕戴式加速度計紀錄了追蹤了超過 24,000 位平均62歲的成年人至少7天的活動狀況,而這些人自認平時「沒有運動」。結果發現,經常從事中等強度的偶然活動者,罹患或死於心臟病的風險明顯降低。而且這項益處呈現「L型曲線」,這代表著即使活動量不多,只要有動,就對健康有幫助。


1分鐘快跑、3分鐘家事 都能保護心血管


上述的研究更進一步比較出不同強度活動的效果,發現以下3種活動其實都能產生類似的心血管保護效果:


▸1分鐘高強度活動:如:快跑、騎車。
▸約3分鐘中強度活動:如:吸塵、擦地、園藝。
▸約45分鐘低強度活動:如:散步、輕鬆家務。


不分形式與時間長短 動起來就能為心臟健康加分


研究人員強調,日常生活中任何形式的高強度或中強度活動,不論持續時間長短,都應被視為重要的健康策略。他們呼籲,應鼓勵將這類活動自然融入日常作息中,成為1種可持續、人人都做得到的護心習慣。不必非得跑健身房或做長時間運動,只要起身動一動、積極做些家務或短暫快走幾分鐘,就能為心臟加分。健康,不必複雜,只需從生活中的每1步開始。(文章授權/常春月刊)


文字編輯:吳思奕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2025報稅新制上路! 留意「報稅時間」延長至6月30日
▸經常後腳跟痛? 復健科醫師教你7招緩解足底筋膜疼痛

▸轉載出處:常春月刊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