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常規CT影像篩檢具有一定侷限性,難以發現位於腹腔深處的胰臟癌,台大醫院開發出全球首套人工智慧胰臟癌輔助診斷系統「助胰見(PANCREASaver)」,對早期(<2cm)胰臟癌具有80%檢出敏感度,整體準確率更可突破90%,而診斷過程只需2分鐘。
胰臟癌被喻為「癌中之王」 早期小於2公分時發現存活率可達8成
胰臟癌死亡率極高,被喻為「癌中之王」,5年存活率僅約10%,幾乎確診就等於死亡,因此,死亡人數逐年攀升,112年已是國人癌症死因第7位,共有2879人為此死亡。
「胰臟癌治療關鍵於確診時腫瘤小於2公分。」台大醫院綜合診療部主任廖偉智說,胰臟癌若能在早期,小於2公分時發現,就有很高機會可以治癒,存活率可達8成。一旦腫瘤超過2公分以上,就容易轉移擴散,存活率只剩2成。
胰臟位於腹部深處CT難發現早期胰臟癌 台大AI「助胰見」突破困境
台大醫院影像醫學部主治醫師陳柏廷表示,早期胰臟癌無明顯症狀、診斷困難且進展快速,致死率極高,原因在於胰臟位於腹部深處,傳統電腦斷層(CT)很難發現腫瘤小於2公分的早期胰臟癌,平均40%病灶容易被忽略,只能倚賴師的臨床經驗。
為此,台大醫院、台灣大學應用數學科學研究所攜手開發出全球首套人工智慧胰臟癌輔助診斷系統「助胰見(PANCREASaver)」,導入深度學習模型與多重影像資料訓練,可於PACS系統中即時分析病患CT影像,自動標示胰臟輪廓與可疑病灶位置,輔助醫師判讀。
台大醫院影像醫學部主任陳世杰進一步表示,「助胰見(PANCREASaver)」AI系統利用台大醫院團隊治療胰臟癌的大數據,並使用AI運算找出肉眼看不到的東西,有助於篩檢出早期胰臟癌。
目前這套AI系統取得台灣、美國多項發明專利 取得突破性醫材認證
陳柏廷說,「助胰見」(PANCREASaver)」精準度極高,全國性臨床測試顯示,對早期(<2cm)胰臟癌具80%檢出敏感度,整體準確率更突破90%。台大醫院影像醫學部已於2024年底正式啟用這套AI系統,放射科醫師可即時參考AI判讀結果,提升診斷效率,進一步供消化內科、外科及腫瘤科等多專科醫師評估參考,制定個人化治療策略,迄今已有20到30位病患自費使用。
廖偉智強調,胰臟癌病程發展快速,有時只需3個月,腫瘤劇烈變化,建議慢性胰臟炎、胰臟囊腫、基因異常、有家族史以及糖尿病等高危險族群,考慮接受這項AI檢查。目前這套AI系統取得台灣、美國多項發明專利,通過國內食藥署醫材核准與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突破性醫材(Breakthrough Device)認證。
# 首圖來源/台大醫院提供
更多NOW健康報導
▸正視白內障手術前乾眼評估! 防術後出現「乾眼風暴」
▸經常後腳跟痛? 復健科醫師教你7招緩解足底筋膜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