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捐者100個心願 捐贈者與受贈者生命延續連結的橋樑

6450
陳如頤 報導
器捐者100個心願 捐贈者與受贈者生命延續連結的橋樑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6月19日為我國器官捐贈紀念日,今年正式邁向10週年!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以下簡稱器捐病主中心)發表臺灣10年來器官捐贈的成果趨勢,並推出「生命接力的100個心願」答願達願行動、預立器捐Donation Wi-Fi連線、器官捐贈微電影「續」,以及6月14日舉辦的「樂來願圓滿」器官捐贈紀念日10週年音樂會等活動。期望在感念器官捐贈者及其家屬的無私奉獻之際,也呼籲國人一起思考生命的價值與延續,共同投入支持器捐的行列。


臺灣器官移植具世界級醫療水準 10年器捐移植受贈突破萬人


截至今(114)年5月,我國預立器官捐贈意願累計人數逾66萬人次。器官捐贈及移植者逐年提升,但每年仍有近萬名患者等待器官移植,平均每天有3.3人因等不到器官移植而失去生命。職棒名人彭政閔、藝人陶晶瑩響應器官捐贈紀念日10週年活動,邀請全國器捐受贈者響應「器捐者100個心願」答願達願行動,一起以新的觀點,重新看待善終與器捐的價值,傳遞器捐助人的社會善意!呼籲認同器捐的朋友不要沉默,一起參與Donation Wi-Fi連線行動,以健保卡卡號驗證上網即可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及預立安寧療護意願,許下器捐助人的願望!


臺灣器官移植具有世界級的醫療水準,器官移植3年存活率約70%至93%,5年存活率亦達5成以上,與歐美各國並駕齊驅。根據器捐病主中心統計,104年至114年5月底,10年來國內器官(含組織)移植受贈人數已突破萬人(10,171人),上萬受贈者與其家庭因此重獲新生。器捐近兩年受贈人數共2,165人(112年、113年),相較於104年、105年的1,642人,成長約30%。


▲彭政閔相信器捐的推動,也需要家庭的支持與理解。他鼓勵民眾與家人一起了解器捐,一起支持器捐利己、利他的大愛精神。(圖/器捐病主中心提供)


健保卡線上器捐同意簽署成長逾6倍 「中職先生」恰恰彭政閔相信器捐


近10年臺灣簽署器捐同意書的人數累計約37萬人,其中30至59歲佔比約66%,年齡分佈的前3名,以40至49歲最高(約9.3萬人)、30至39歲為次(約7.6萬人)、50至59歲居第3位(約7.5萬人)。


為提供國人響應器官捐贈的便利管道,衛生福利部自113年4月起,新增以健保卡「預立器官捐贈及安寧緩和意願」管道。而預立器捐意願線上簽署人數由1,254人(112年4月至113年3月)增長為7,897人(113年4月至114年3月),大幅成長超過6倍!


被世界棒壘球聯盟尊崇為「中職先生」的恰恰彭政閔,因復健出入醫院,輾轉接觸器捐資訊。如今預立器官的管道更為便利,他呼籲國人善用健保卡註記器捐意願,上網Donation Wi-Fi,即可簽署器捐同意書。有感於家人的支持奉獻,成就他的職棒生涯,彭政閔相信器捐的推動,也需要家庭的支持與理解。他鼓勵民眾與家人一起了解器捐,一起支持器捐利己、利他的大愛精神。


▲藝人陶晶瑩獻聲器官捐贈紀念日10週年音樂會,呼籲響應器捐者的無私精神,一起學習家屬成就生命價值延續的積極價值觀。(圖/器捐病主中心提供)


器捐病主中心推「生命接力100個心願」 搭建生命延續連結的橋樑


臺灣雖是亞洲器官捐贈比率較高的國家,但傳統觀念仍影響器官捐贈風氣的發展。藝人陶晶瑩獻聲器官捐贈紀念日10週年音樂會,呼籲響應器捐者的無私精神,一起學習家屬成就生命價值延續的積極價值觀。熱愛家庭的她,了解器捐付諸行動時,家屬的割捨抉擇正是成就器捐助人的關鍵。器捐家屬支持器官不隨軀體消失,為他人延續生命的善念與價值觀,既成就大愛也實現對家人的愛。


為了讓器捐受贈者體現生命延續,同時感念捐贈者的價值觀,延續捐贈者的無私精神。器捐病主中心推動「生命接力的100個心願」,為國人首度搭建器捐者與受贈者更深刻連結的橋樑。並邀請全國器捐移植受贈者響應「生命接力的100個心願」,一起以具體行動,活出新生力量與捐贈者的價值觀。鼓勵更多人了解器官捐贈,重新思考器捐延續生命的意義,讓器捐的社會善意循環,生生不息。


# 首圖來源/器捐病主中心提供


更多NOW健康報導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難受孕? 醫:做1件事有望自然受孕
▸台灣絕對不會發生活摘器官! 符合器官捐贈的2種情況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