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公病疫情嚴峻! 全球2025年累計病例數突破25萬例

6275
辰蘊如 報導
屈公病疫情嚴峻! 全球2025年累計病例數突破25萬例

【NOW健康 辰蘊如/台北報導】隨著暑假旅遊旺季到來,國際間卻傳來令人擾憂的消息。疾病管制署於2025年8月5日宣布,將中國廣東省屈公病的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從第1級「注意」提升至第2級「警示」,這項決定背後反映的是全球屈公病疫情正快速惡化的嚴峻現實。世界衛生組織已在7月22日發出緊急呼籲,要求各國立即採取行動,而全球2025年累計病例數已突破25萬例,創下歷史新高。


全球多地同步爆發疫情 亞洲地區尤為嚴重


從地理分布來看,此次屈公病疫情呈現多點爆發的態勢。美洲地區疫情最為嚴峻,巴西、玻利維亞及阿根廷等國皆有大量病例報告;印度洋地區的法屬留尼旺島、馬約特島、模里西斯等島嶼疫情已開始向其他區域蔓延。


值得關注的是亞洲地區,印度今年已累計超過3萬例病例,而中國廣東省近期疫情更是急遽升溫,僅在近1週內就新增2,892例病例,其中佛山市疫情最為嚴重,截至7月31日已累計超過6,900例病例。


屈公病是一種由屈公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疾病,主要透過埃及斑蚊和白線斑蚊傳播,與登革熱的病媒蚊完全相同。患者通常會出現突然發燒、四肢痠痛、頭痛、肌肉痛、骨骼關節痛等症狀,其中關節疼痛可能持續數月甚至數年,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目前尚無特效藥物或疫苗可供預防,因此防蚊措施成為唯一有效的預防方法。


台灣境外移入創新高 防蚊措施刻不容緩


台灣方面,截至8月4日共累計16例屈公病境外移入病例,感染國家以印尼13例最多,其次為菲律賓2例及斯里蘭卡1例。值得警惕的是,這已是近6年來同期境外移入病例數的最高紀錄,加上屈公病與登革熱使用相同的病媒蚊傳播,使得境外移入引發本土流行的風險大幅提升。


疾管署特別提醒計劃前往中國廣東省或其他屈公病流行地區的民眾,務必做好完善的防蚊措施,包括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使用含有敵避(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或伊默克(IR3535)成分的政府核可防蚊液,並選擇設有紗窗紗門且衛生設備完善的住宿環境。


返國時若出現疑似症狀 應主動告知機場檢疫人員


台安醫院家醫科羅佳琳醫師提醒,屈公病的關節疼痛症狀常被民眾輕忽,以為只是一般的感冒或疲勞,但其關節炎症狀可能會持續數個月;屈公病毒影響的關節主要為手腕、手指、膝蓋、腳踝,常呈左右對稱分布。除了疼痛,關節周圍也會出現腫脹、活動角度變小等情形,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品質。民眾若曾前往疫區旅遊,返國後出現發燒合併關節疼痛症狀,應立即就醫並主動告知旅遊史,切勿自行服用止痛藥物而延誤診斷時機。


此外,羅醫師強調返國時若出現疑似症狀,應主動告知機場檢疫人員;返國後如有不適,應立即就醫並告知旅遊史、職業史、接觸史、群聚史(TOCC),以利早期診斷與治療。同時,民眾也應積極清除居家環境積水容器,落實「巡、倒、清、刷」四步驟,避免病媒蚊孳生,共同守護台灣的防疫防線。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再生醫療雙法明年上路 TPMS首度引進FACT國際認證
▸健保永續藥師同行! 從給付制度、藥價政策到專業角色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